[发明专利]一种印刷供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7349.2 | 申请日: | 202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5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何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峰 |
主分类号: | B41F31/08 | 分类号: | B41F31/08;B41F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2007 湖南省株***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刷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印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印刷供墨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柱,转动柱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转盘,转盘的上端表面开设有导电滑槽,壳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电滑块,壳体的左侧壁贯穿连接有滑轨,滑轨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本发明通过电机转动带动滑块往复运动实现将油墨喷嘴电磁阀的周期性开启和闭合,达到自动化间歇添墨的效果,同时通过导墨管、第一叶轮、第二叶轮之间的配合设置形成将驱动箱内上下两层相对流速差,进而达到导墨管的持续正压使得油墨始终保持高压供给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因油墨在印刷过程中供墨不足造成的印染缺失,残次率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印刷供墨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我国的印刷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发展有着不可预估的前景,其原理是以油墨作为底料涂布在印刷辊上,再将印刷辊均匀滚动在待印染的原料上,多次重复油墨涂布、印染,进而实现高效印刷。
现有的印刷供墨装置在使用时存在如下技术缺陷:其一,在印刷过程中油墨耗完需人工进行添墨,待添墨完成后才能继续执行印刷,此种传统添墨方式费时费力,亟需改进;其二,油墨的用量直接决定印刷的成品质量,当油墨供墨不足时,会使得待印原料表面印染不均匀,使得残次率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印刷供墨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印刷供墨装置,具备自动添料、供墨量充足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印刷供墨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上端表面开设有导电滑槽,所述壳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电滑块,所述壳体的左侧壁贯穿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右端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轨的左端且延伸至壳体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左侧固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背部通过摇杆固定连接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外部设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的右底端贯穿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设有导墨管,所述导墨管的另一端设有喷嘴,所述壳体的底端左侧固定连接有印刷辊。
优选的,所述输出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叶轮,所述输出轴的外侧且位于第一叶轮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叶轮,所述第二叶轮的叶数量是第一叶轮数量的两倍。
优选的,所述导电滑槽沿转盘上端表面且沿转动柱周向等间距开设,所述导电滑槽的直径值大于导电滑块的直径值。
优选的,所述滑轨的宽度值之和大于滑块的宽度值,且滑轮的半径大于滑块与转盘之间的距离值。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电机转动带动滑块往复运动实现推动限位块的效果,同时通过弹簧、导电片、导电滑块、旋转台之间的配合设置实现将油墨喷嘴电磁阀的周期性开启和闭合,达到自动化间歇添墨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因反复手动添墨造成的印刷效率低下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电机输出轴转动带动同轴转动的叶轮转动实现空气流动,同时通过导墨管、第一叶轮、第二叶轮之间的配合设置形成将驱动箱内上下两层相对流速差,进而达到导墨管的持续正压使得油墨始终保持高压供给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因油墨在印刷过程中供墨不足造成的印染缺失,残次率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转盘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驱动箱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峰,未经何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73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