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放式干热风生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06909.2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19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柳斌辉;张文英;王变银;陈朝阳;李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7/00 | 分类号: | A01G7/00;A01G9/02;G01N3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汇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4 | 代理人: | 张延长 |
地址: | 053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放式 干热风 生成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干热风模拟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开放式干热风生成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底部安装有四个底脚,四个所述底脚两个为一组,两两对称,所述基座底部靠近四个底脚之间的一侧安装有固定架,六个所述固定架两个为一组,两两对称,六个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均安装有喷气板,且六个固定架与喷气板之间均旋合连接有调节螺栓,本发明通过拉动喷气板,从而让喷气板在固定架移动,从而调节喷气板和喷气头位置,通过拧紧调节螺栓,从而固定喷气板和喷气头位置,通过挡板将周围的热空气隔离,让装置便于进行对比测试,可以依据使用者需求进行对比测试,大大提高了装置使用时的测试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干热风模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放式干热风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干热风,亦称“干旱风”、“热干风”,习称“火南风”或“火风”,它是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灾害性天气农业气象灾害之一,是出现在温暖季节导致小麦乳熟期受害秕粒的一种干而热的风,干热风时,温度显著升高,湿度显著下降,并伴有一定风力,蒸腾加剧,根系吸水不及,往往导致小麦灌浆不足,秕粒严重甚至枯萎死亡,我国的华北、西北和黄淮地区春末夏初期间都有出现,一般分为高温低湿和雨后热枯两种类型,均以高温危害为主。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开放式干热风生成装置没有设置便于进行对比测试的结构,只能进行单一测试,无法依据使用者需求进行对比测试,大大降低了装置使用时的测试效率,并且未设置便于固定农作物的结构,装置测试农作物时,农作物容易被气流吹动至其他位置,让装置无法正常测试农作物,进一步降低了装置使用时的测试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放式干热风生成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装置使用时测试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开放式干热风生成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底部安装有四个底脚,四个所述底脚两个为一组,两两对称,所述基座底部靠近四个底脚之间的一侧安装有固定架,六个所述固定架两个为一组,两两对称;
六个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均安装有喷气板,且六个固定架与喷气板之间均旋合连接有调节螺栓,所述喷气板的外壁安装有进风扇,且喷气板相背于进风扇的一侧安装有喷气头,所述喷气板的内部开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的内部安装有加热管,所述基座顶部靠近喷气板的一侧安装有挡板。
优选的,四个所述底脚底部均安装有脚垫,所述脚垫的底部开设有防滑槽。
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栓圆周面对称安装有两个指杆,所述指杆上开设有指槽。
优选的,所述基座顶部靠近挡板的一侧安装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内部开设有贯穿式的种植腔,且固定盒顶部靠近种植腔的两侧均安装有磁贴,两个所述磁贴之间吸附有压板,所述压板上开设有种植孔。
优选的,所述种植孔的内壁对称安装有两个橡胶垫,两个所述橡胶垫相对的一侧均形成卡齿。
优选的,所述基座顶部靠近固定盒的两侧均安装有限位杆,所述固定盒靠近限位杆的两侧均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靠近限位杆的一侧开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盒靠近限位板的上方开设有拉槽,所述拉槽的内部形成弧形部。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一侧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部安装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圆周面固定连接有移动板,且移动杆圆周面靠近移动板的一侧套设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移动杆延伸至安装架外部的一端安装有拉环,所述拉环上开设有拉孔。
优选的,所述拉环的内壁一侧安装有弧形垫,所述弧形垫的内凹处形成弧形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未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69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更换的节能扫地刷及其连接组件
- 下一篇:测定实验对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