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力喷射套管除垢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6709.7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1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汪海阁;吴华;葛云华;张晓林;张彦龙;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1/00 | 分类号: | E21B21/00;E21B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刘娜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力 喷射 套管 除垢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力喷射套管除垢装置。水力喷射套管除垢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具有中空腔,且壳体的周向外侧壁具有多个与中空腔连通的水眼;安装片,安装片为多个,多个安装片均设置在壳体的一端的外表面,且多个安装片均与壳体的端面垂直;喷嘴,喷嘴为多个,多个喷嘴与多个水眼一一对应,且喷嘴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对应的水眼的内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油井除垢困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生产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力喷射套管除垢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气井开发过程中,由于压力、温度等条件的变化,以及水的热力学不稳定性和化学不相溶性,造成近井地带和井筒结垢。近井地带结垢会导致流体渗流阻力增加,井筒结垢会堵塞油井通道,降低油井产量。还会造成泵卡、筛管堵死,井下管柱、工具堵死,作业拔不出、测试仪器下不去,给维修造成较大困难,严重影响油田的正常生产和经济效益。由于层间差异,酸化不能解决所有层结垢堵塞问题;邻近村庄、草原等特殊地理位置的油气井酸与垢反应产生次生硫化氢易产生企地纠纷。钻、磨铣只能解决井筒结垢而不能解决炮眼结垢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油井除垢困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力喷射套管除垢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油井除垢困难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水力喷射套管除垢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具有中空腔,且壳体的周向外侧壁具有多个与中空腔连通的水眼;安装片,安装片为多个,多个安装片均设置在壳体的一端的外表面,且多个安装片均与壳体的端面垂直;喷嘴,喷嘴为多个,多个喷嘴与多个水眼一一对应,且喷嘴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对应的水眼的内部。
进一步地,安装片呈等腰直角三角形,且安装片的两个直角边分别与壳体的轴向和壳体的径向平行。
进一步地,安装片为四个,且相邻的两个安装片之间的夹角为90度。
进一步地,壳体的周向外侧壁靠近安装片的一端具有四个水眼,且四个水眼的轴线与安装片的斜边垂直。
进一步地,壳体的周向外侧壁具有多排沿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水眼,且每排水眼具有两个相对壳体的轴线对称设置的水眼。
进一步地,相邻两排的水眼之间具有相位角。
进一步地,相位角为30度。
进一步地,壳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下壳体与上壳体通过轴承连接,多个水眼均设置在下壳体上,且安装片设置在下壳体远离上壳体的一端。
进一步地,壳体还包括滑套,滑套的两端分别与上壳体和下壳体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安装片的厚度与下壳体的外径的尺寸比为1:18。
进一步地,水眼为圆柱形阶梯孔,喷嘴包括大径段和小径段,喷嘴由大径段远离小径段的一端伸入水眼并与圆柱形阶梯孔的台阶面抵接,且水力喷射套管除垢装置还包括卡簧,卡簧设置在水眼的内部并与大径段抵接。
进一步地,大径段的内部具有第一流道,小径段的内部具有与第一流道连通的第二流道,且第一流道为朝向第二流道收缩的渐缩结构。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申请中的水力喷射套管除垢装置包括壳体、安装片以及喷嘴。壳体具有中空腔,且壳体的周向外侧壁具有多个与中空腔连通的水眼;安装片为多个,多个安装片均设置在壳体的一端的外表面,且多个安装片均与壳体的端面垂直;喷嘴为多个,多个喷嘴与多个水眼一一对应,且喷嘴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对应的水眼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67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