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转发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06588.6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88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赵辉;高峥;刘跃;张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瀚诺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9/9057 | 分类号: | H04L49/9057;H04L45/74;G06F16/22;G06F16/245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李小朋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转发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转发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通过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在通信网络的中心节点接收到待转发的下行帧数据时,根据预先生成的记录有允许该数据帧的可用通信通道的流转发表以及信道绑定类型表来确定本次待转发数据帧对应的通信通道,并在该通道上传输该待帧数据。从而避免相关技术中出现的,由于每个传输通道上的传输速率或传输延迟各不相同而导致的数据包达到收端时会出现产生乱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中涉及数据处理技术,尤其是一种数据转发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由于通信时代和社会的兴起,利用通信网络系统进行网络业务处理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
进一步的,由于网络业务对传输带宽的需求不断提升。提升传输网络带宽的方法包括很多种,例如提高传输协议的效率、增大传输信号所占用的频段宽度或采用信道绑定方式。其中信道绑定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网络容量升级方案,在无线有线通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信道绑定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传输网络中的一个传输通道增多至多个传输信道,将多个信道捆绑成一个逻辑信道用于该网络中的业务传输。该方案具有良好的扩展性,改变信道绑定的个数,即可获得不同的网络带宽提升。
然而,相关技术中在采用信道绑定技术时,信道绑定机制通常为采用多个信道并行传输业务,由于每个信道上的传输速率或传输延迟各不相同,因此在数据包达到收端时会出现产生乱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转发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其中,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数据转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中心节点,包括:
根据目标通信网络中待转发的下行帧数据,获取所述下行帧数据对应的目的地址参数以及流标识,所述流标识用于表征所述下行帧数据的类别;
在预设的信道绑定类型表中查找与所述目的地址参数对应绑定的第一信道绑定标识;
在预设的流转发表中查找与所述第一信道绑定标识以及所述流标识相匹配的目标通道标识,所述目标通道标识为所述第一信道绑定标识中的其中一个;
将所述下行帧数据在目标通信通道上进行封装传输,所述目标通信通道为与所述通道标识对应的通信通道。
可选地,在基于本申请上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在预设的信道绑定类型表中查找与所述目的地址参数对应绑定的第一信道绑定标识之前,还包括:
接收终端节点发送的帧数据,并提取所述帧数据的源地址参数;
确定与所述帧数据的源地址参数对应的各个第二通道标识,所述第二通道标识用于表征可以传输所述帧数据的信道集合;
将各所述帧数据的源地址参数与对应的第二通道标识进行一一绑定,并将各绑定关系记录到所述信道绑定类型表中。
可选地,在基于本申请上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目标通信网络中待转发的下行帧数据,获取所述下行帧数据对应的目的地址参数以及流标识,还包括:
提取所述下行帧数据中携带的所述目的地址参数;以及,
根据预设的流分类规则,计算所述下行帧数据对应的流标识。
可选地,在基于本申请上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预设的流转发表中查找与所述第一信道绑定标识以及所述流标识相匹配的目标通道标识,包括:
基于所述流转发表,确定在所述第一信道绑定标识对应的通道中,允许所述流标识传输的通道;
将允许所述流标识传输的通道标识作为所述目标通道标识。
可选地,在基于本申请上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预设的流转发表中查找与所述第一信道绑定标识以及所述流标识相匹配的目标通道标识,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瀚诺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瀚诺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65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