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性-浸润性双重响应防伪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6202.1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9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陈锐炼;陈旭东;洪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B42D25/30 | 分类号: | B42D25/30;B42D25/309;B42D25/378;B42D25/40;B42D25/415;B42D25/2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苏晶晶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性 浸润 双重 响应 防伪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手性-浸润性双重响应防伪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薄膜为三层结构,其中第一层为手性光子晶体薄膜层,第二层为单向拉伸薄膜,第三层为手性光子晶体薄膜层,
其中所述手性光子晶体薄膜层通过将纤维素纳米晶纤维自组装的手性光子晶体薄膜浸泡在单体分子、交联剂和引发剂的混合溶液中光照聚合得到,
所述单体分子为1-乙烯基-3乙基咪唑溴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手性-浸润性双重响应防伪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纳米晶纤维为棒状纤维素纳米晶纤维,平均长径比为5~20,平均Zeta电位为-20~-4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手性-浸润性双重响应防伪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甲醇丙烷乙氧酯或三丙烯酸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手性-浸润性双重响应防伪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或叔丁基过氧化苯甲酸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手性-浸润性双重响应防伪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分子、交联剂、引发剂的质量比为96:1~2:1~2。
6.一种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手性-浸润性双重响应防伪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以纤维素纳米晶作为手性光子晶体的基本组成单元,通过在25~30℃,相对湿度80~98%下进行蒸发诱导自组装制备具有均匀结构色的手性光子晶体薄膜;
S2.将S1的手性光子晶体薄膜在单体分子、交联剂、引发剂的混合溶液中浸泡1~1.5h,将其转移至单向拉伸薄膜的一面,于354nm紫外光条件下光照聚合2.5~3h;
S3.将S1手性光子晶体薄膜在相同的单体分子、交联剂、引发剂的混合溶液中浸泡1~1.5h,将其转移至单向拉伸薄膜的另一面,于354nm紫外光条件下光照聚合2.5~3h,得到所述手性-浸润性双重响应防伪薄膜。
7.一种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手性-浸润性双重响应防伪薄膜在作为或制备防伪标识、传感材料和刺激响应材料中的应用。
8.一种手性-浸润性双重响应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利用喷墨打印技术,将疏水性阴离子在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手性-浸润性双重响应防伪薄膜的第三层手性光子晶体薄膜层表面进行喷墨打印8~12次,即可制备得到所述手性-浸润性双重响应防伪标识,
其中疏水性阴离子溶液为含有疏水性阴离子的碱金属盐溶液。
9.如权利要求8所述手性-浸润性双重响应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性阴离子为PF6-和/或Tf2N-。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手性-浸润性双重响应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Tf2N-溶液的浓度为100~250m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620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