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滑动式电子换挡器、换挡方法及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6144.2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2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兴;范汉茂;李明;谭火南;凌新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F16H61/02;F16H63/30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谭果林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动 电子 换挡 方法 汽车 | ||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滑动式电子换挡器、换挡方法及汽车。该滑动式电子换挡器包括安装支架、滑动手柄、第一触发开关以及第二触发开关;所述滑动手柄包括推杆和连接所述推杆的滑块;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滑动空间和连通所述滑动空间的开口;所述第一触发开关和所述第二触发开关分别安装在所述滑动空间的相对两端,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所述滑动空间内且位于所述所述第一触发开关和所述第二触发开关之间,所述推杆远离所述滑块的一端自所述开口伸出。本发明中,该滑动式电子换挡器采用三点滑动式挂档的布置,操作简单,且其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滑动式电子换挡器、换挡方法及汽车。
背景技术
电子换挡器被广泛地应用在车辆中,驾驶员通过电子换挡器的换挡操作,使得车辆在各种工模式中切换,例如驻车模式P、倒车模式R、怠速模式N以及前进模式D之间的切换。根据驾驶员切换行驶模式时采用的致动方式,电子换挡器一般可以划分为枢转式换挡器和旋钮式换挡器。枢转式换挡器通常是从换挡装置的本体伸出的换挡杆,驾驶员通过推压换挡杆或拉动换挡杆以使其前后扭转来实现行驶模式的切换。旋钮式换挡器的换挡操作通常是设置在换挡装置的壳体外侧的旋钮,驾驶员通过旋转该旋钮来实现行驶模式的切换。
现有技术中,无论是旋钮式换挡器还是枢转式换挡器,其结构均比较复杂,制造成本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电子换挡器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等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滑动式电子换挡器、换挡方法及汽车。
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滑动式电子换挡器,包括安装支架、滑动手柄、第一触发开关以及第二触发开关;所述滑动手柄包括推杆和连接所述推杆的滑块;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滑动空间和连通所述滑动空间的开口;所述第一触发开关和所述第二触发开关分别安装在所述滑动空间的相对两端,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所述滑动空间内且位于所述所述第一触发开关和所述第二触发开关之间,所述推杆远离所述滑块的一端自所述开口伸出;
当所述推杆带动所述滑块在所述滑动空间内移动至与所述第一触发开关接触时,确认所述第一触发开关被触发并生成第一触发信号,以根据所述第一触发信号控制汽车进入R档;
当所述推杆带动所述滑块在所述滑动空间内移动至与所述第二触发开关接触时,确认所述第二触发开关被触发并生成第二触发信号,以根据所述第一触发信号控制汽车进入D档;
当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触发开关和所述第二触发开关均不接触时,控制汽车进入N档。
可选地,所述滑动式电子换挡器还包括手感模拟器;所述手感模拟器包括安装在所述滑块上的第一吸附件,以及安装在所述滑动空间内且与所述第一吸附件存在吸附力的第二吸附件;
在所述滑块移动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一吸附件和所述第二吸附件之间的吸引力模拟汽车的换挡手感。
可选地,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下支架以及安装在所述下支架上的上支架,所述滑动空间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支架上的第一滑槽或/和设置在所述上支架上的第二滑槽。
可选地,所述安装支架上还设有容纳腔体,所述滑动式电子换挡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容纳腔体中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触发开关以及所述第二触发开关;
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第一触发开关被触发并生成第一触发信号之后,根据所述第一触发信号控制汽车进入R档;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二触发开关被触发并生成第二触发信号之后,根据所述第二触发信号控制汽车进入D档,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触发开关和所述第二触发开关均不接触时,控制汽车进入N档。
可选地,所述安装支架上还设有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连接件,外部器件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61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