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等离子体活性热水防控芒果炭疽病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205367.7 申请日: 2021-02-24
公开(公告)号: CN112998065A 公开(公告)日: 2021-06-22
发明(设计)人: 孙大文;吴月;成军虎;韩忠 申请(专利权)人: 华南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A23B7/158 分类号: A23B7/158;A23B7/157;A23B7/16
代理公司: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代理人: 杨望仙
地址: 510640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等离子体 活性 热水 芒果 炭疽病 装置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属于果蔬保鲜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等离子体活性热水防控芒果炭疽病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等离子体处理装置、热水加热装置、雾化喷淋装置、传送带装置、复合保鲜剂浸泡装置、风干和改性气调包装模块,其中:等离子体处理装置位于热水加热装置上方,热水加热装置与雾化喷淋装置以管道相连接,雾化喷淋装置位于传送带装置上方,复合保鲜剂浸泡装置位于传送带装置末端,风干和改性气调包装模块位于复合保鲜剂浸泡装置后方。本发明将等离子体与热水有效结合,这种结合处理方式能显著抑制芒果炭疽病的病变发展,从而改善芒果的营养价值和感官品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等离子体活性热水防控芒果炭疽病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蔬保鲜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等离子体活性热水防控芒果炭疽病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芒果是一种热带的季节性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胡萝卜素和微量元素等,由于其营养价值高和风味独特,被誉为“热带水果之王”。我国是继印度之后的第二芒果生产大国,现已育有40多个芒果品种,主要产地是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福建、四川等省。然而在高温多湿的生产、贮运条件下,芒果易受到多种病原真菌的侵袭感染,引起果实品质下降和市场价值损失。其中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引起的炭疽病是最为严重的芒果采后病害,在我国每年芒果炭疽病会造成约30%~60%的产量损失,严重时可达100%,严重限制了芒果的长期贮藏和远距离销售,也是当今热带水果产业面临的一个难题。炭疽病菌在芒果未成熟期就潜伏于其茎叶、花穗、果实中,直到果实成熟后才开始显示症状,人体误食携带真菌的未成熟芒果后危及生命安全。

目前国内外对芒果炭疽病的控制手段有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主要防控措施是化学杀菌剂和热水处理。化学杀菌剂虽然成本低、效果好,但是容易污染土壤、水源、空气等环境,残留在果实中危及人体安全,长期高频率的施用或不合理使用会导致真菌敏感性降低而产生抗药性,果实防效降低。热水处理是果蔬加工的常用方法,但长时间的浸泡容易加快芒果的后熟与果实软化,且热水处理只能抑制真菌的生长不可以将其彻底灭活,最终的效果因贮藏方法不同而相差很大。因此,就现有的国内外芒果炭疽病的防控研究报道而言,亟待寻找一种新型的防控方法来弥补现有措施的不足,以延长芒果的货架期。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CPT)是一种新型的非热食品加工技术,具有环保、高效、低成本等优点,作用温度接近于室温,对食品质量几乎不会造成热损害。CPT能产生多种活性物质,其中活性氧氮成分(RONS)能引起真菌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导致生物膜、DNA、蛋白质和脂质受损,最终对真菌产生致死作用。目前已有研究报道CPT能有效灭活芒果、草莓、蓝莓、圣女果等果实中的真菌孢子、菌丝,对果实质量不产生显著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等离子体活性热水防控芒果炭疽病的装置,有效延长芒果货架期。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等离子体活性热水防控芒果炭疽病的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等离子体活性热水防控芒果炭疽病的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等离子体活性热水防控芒果炭疽病的装置,包括:等离子体处理装置、热水加热装置、雾化喷淋装置、传送带装置、复合保鲜剂浸泡装置、风干和改性气调包装模块,其中:

等离子体处理装置位于热水加热装置上方,热水加热装置与雾化喷淋装置以管道相连接,雾化喷淋装置位于传送带装置上方,复合保鲜剂浸泡装置位于传送带装置末端,风干和改性气调包装模块位于复合保鲜剂浸泡装置后方。

优选地,等离子体处理装置用于制备等离子体活性热水,包括:风机、电源、高频变压器、石英介质、放电电极、接地电极和等离子体喷头,其中:

电源、高频变压器、石英介质、放电电极、接地电极和等离子体喷头组成大气压等离子体喷射设备,风机位于大气压等离子体喷射设备上方,风向自上而下,使等离子体更好地作用于热水;

石英介质位于放电电极与接地电极之间,用于产生等离子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53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