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质碳酸钙原位加填的生物大分子膜及其在油性食品和药品包装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05363.9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35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杨效登;李燕;王领;李天铎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鲁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F11/18 | 分类号: | C01F11/18;C08J5/1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郑平 |
地址: | 25035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酸钙 原位 加填 生物 大分子 及其 油性 食品 药品包装 中的 应用 | ||
1.一种轻质碳酸钙原位加填的生物大分子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备轻质碳酸钙,再加入塑化剂,成膜,得到生物大分子膜;
所述轻质碳酸钙的制备方法为:在N-羟基丙基-3-三甲基壳聚糖HTCC和羧甲基纤维素CMC的混合溶液中,先加入Ca2+,待Ca2+与CMC中的羧酸根 离子充分作用后再加入CO32-,在反应温度和机械搅拌下制备轻质碳酸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碳酸钙原位加填的生物大分子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碳酸钙制备方法得到的轻质碳酸钙的晶型包括方解石、文石和霰石混合物;形貌包括六面体状、球形纳米小颗粒逐层聚集而成的微米级球状粒子以及不规则形状的微纳米碳酸钙粒子;六面体的边长0.8-6μm、纳米小颗粒的粒径10-60nm、纳米小颗粒聚集成的微米球状粒子的粒径0.5-5μm;轻质碳酸钙的比重1.6-1.68g/cm3,比表面积8-12m2/g;轻质碳酸钙的白度为93.8-96.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碳酸钙原位加填的生物大分子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位制备的具体步骤为:向在N-羟基丙基-3-三甲基壳聚糖HTCC和羧甲基纤维素CMC的混合溶液中,滴加含Ca2+的溶液,混合均匀,得HTCC/CMC/Ca2+溶液;再向HTCC/CMC/Ca2+溶液滴加入含CO32-的溶液,于25℃~60℃、电磁搅拌下陈化,得到轻质碳酸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碳酸钙原位加填的生物大分子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Ca2+和CO32-的浓度为5-20mmol/L,Ca2+/CO32-的摩尔比为1/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碳酸钙原位加填的生物大分子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陈化时间为2-6h,搅拌速度为300-1200rp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碳酸钙原位加填的生物大分子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羧甲基纤维素CMC的浓度为质量百分数1-3%;
同时,mHTCC/mCMC比值介于1/10~5/1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碳酸钙原位加填的生物大分子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化剂为聚乙烯醇PVA,其加入量为CMC和HTCC总质量的30~40%。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生物大分子膜,其特征在于,生物大分子膜表面平整,界面呈现碳酸钙粒子小突起,界面致密,没有明显孔隙;
所述生物大分子膜同时具有以下性质:断裂强度大于10MPa,断裂伸长率大于8%;
生物大分子膜的杀菌抑菌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大于0.6cm,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大于0.5cm;
生物大分子膜的水蒸气透过率小于78g·m-2·d-1,相对湿度90%,37℃条件下测得;
生物大分子膜对花生油的透过率小于1.1g·(m-2·d-1),37℃;
生物大分子膜的白度大于85%;生物大分子膜与水滴的接触角小于48°;
生物大分子膜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促进生长能力大于102%。
9.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物大分子膜在油性食品和药品包装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鲁工业大学,未经齐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536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