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热感觉识别的多维个性化热环境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205158.2 | 申请日: | 2021-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3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英;王启翰;王子维;王洁;李文玉;王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琳 |
| 地址: | 26603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感觉 识别 多维 个性化 环境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热感觉识别的多维个性化热环境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对采集的室内人员红外图像进行个体图像识别,得到个体体表温度;根据个体体表温度、室内温湿度和局部热环境设备运行状态确定温度阈值;根据个体体表温度与温度阈值的比较结果,判断个体热舒适状态;根据个体热舒适状态控制局部热环境设备的启停。通过个体体表温度和个体舒适温度阈值控制局部热环境设备的启停,能够最大限度满足不同个体对热环境的差异化需求,实现个性化热环境的自动控制和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环境及节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热感觉识别的多维个性化热环境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调节室内热环境的方法具有典型的季节特点,夏季天气炎热时可开启空调制冷设备;冬天气候寒冷,可用散热器、地暖及空调等设施供暖。这些设施均以营造均一恒定的热环境为目标,但基于个体间的生理、热适应及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对热环境的需求也存在个体差异,即便在标准推荐的最舒适热环境条件下,仍然会有一部分人员感觉不舒适和不满意;而且,现有的热环境控制方法大多基于空气温度、湿度等进行控制,同样由于个体间的差异,无法判断个体的热舒适。
个性化的热环境控制方法可依据不同需求可进行个性化热环境营造,能够最大可能地满足个体对热舒适的差异化要求;但是又因为不同的个体对热舒适的需求度不同,若采用全局热环境控制方法,仍存在上述提出的问题,所以在室内环境中,如何满足不同个体的热舒适需求度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热感觉识别的多维个性化热环境控制方法及系统,通过个体体表温度和个体舒适温度阈值控制局部热环境设备的启停,能够最大限度满足不同个体对热环境的差异化需求,实现个性化热环境的自动控制和运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热感觉识别的多维个性化热环境控制方法,包括:
对采集的室内人员红外图像进行个体图像识别,得到个体体表温度;
根据个体体表温度、室内温湿度和局部热环境设备运行状态确定温度阈值;
根据个体体表温度与温度阈值的比较结果,判断个体热舒适状态;
根据个体热舒适状态控制局部热环境设备的启停。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热感觉识别的多维个性化热环境控制系统,包括:红外摄像装置、中央处理控制模块和末端控制模块;
所述红外摄像装置用于采集室内人员红外图像;
所述中央处理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对室内人员红外图像进行个体图像识别,得到个体体表温度;根据个体体表温度、室内温湿度和局部热环境设备运行状态确定温度阈值;根据个体体表温度与温度阈值的比较结果,判断个体热舒适状态;根据个体热舒适状态发送控制指令至末端控制模块;
所述末端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局部热环境设备的启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在红外传感器覆盖空间范围内,实现多个用户的个性化局部热环境的控制,也可根据需要在空间内设置多台红外传感器,覆盖全部监测人群;每个用户均配套相关的末端控制模块及局部热环境设备,局部热环境设备可实现局部通风、冷却和加热功能,可依据温湿度传感器信号及个性化需求实现独立或组合启停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51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废水处理用斜板沉淀池
- 下一篇:一种微纳米纤维三维网络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