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端口发现方法、装置、分流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205145.5 | 申请日: | 2021-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78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41/12 | 分类号: | H04L41/12;H04L9/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张萌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端口 发现 方法 装置 分流器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口发现方法、装置、分流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属于通信领域。该方法通过在分流器上配置分组以及ACL表项,使得特定的报文只能够通过特定的出端口转发出去,从而使得与出端口连接的对端设备在不知道与分流器的哪个端口连接的前提下,通过其所能够获取到的特定报文来确定自身与分离器的哪个端口存在连接关系,从而可以在使用分流器替代拓扑交换机的前提下,实现网络拓扑的发现功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端口发现方法、装置、分流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由于网络中用于扩展连接的交换机(拓扑交换机)不具备区分部分协议报文、小字节报文等特殊报文的功能,因此,在一些应用场景中,采用网络分流器替代拓扑交换机,从而可以实现不区分报文的无损传输功能。但是,由于分流器是把网络中的所有报文都按照要求发送至指定的分析服务器,无法支持LLDP协议(Link Layer Discovery Protocol,链路层发现协议)、FDB(Forwarding Database,转发表)地址学习等地址发现方式,因此,当使用分流器替代拓扑交换机时,存在不能发现与之连接的以太交换机的网络拓扑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口发现方法、装置、分流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在使用分流器替代拓扑交换机的前提下,实现网络拓扑的发现功能。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端口发现方法,应用于包括入端口以及多个出端口的分流器,每个所述出端口预先配置对应的ACL表项,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入端口获取测试报文;根据预先配置的分组关系,将所述测试报文重定向至与所述入端口属于同一分组的出端口;针对每个所述出端口,根据对应的ACL表项对所述测试报文进行过滤,并将过滤后得到的过滤报文发送至与自身连接的对端设备,以使所述对端设备根据获取到的报文确定与所述分流器的端口的连接关系;其中,与每个所述出端口对应的ACL表项的过滤规则不同。
在上述过程中,通过在分流器上配置分组以及ACL表项,使得特定的报文只能够通过特定的出端口转发出去,从而使得与出端口连接的对端设备在不知道与分流器的哪个端口连接的前提下,通过其所能够获取到的特定报文来确定自身与分离器的哪个端口存在连接关系,从而可以在使用分流器替代拓扑交换机的前提下,实现网络拓扑的发现功能,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结合第一方面实施例,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预先为每个所述出端口配置对应的源MAC地址;所述与每个所述出端口对应的ACL表项的过滤规则为:允许源MAC地址为与自身对应的源MAC地址的报文通过;所述根据对应的ACL表项对所述测试报文进行过滤,包括:获取所述测试报文的源MAC地址;判断所述测试报文的源MAC地址是否与所述对应的ACL表项中所对应的源MAC地址一致,如是,允许其通过;否则,将其丢弃。
结合第一方面实施例,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每个所述分组关系中,包括所述入端口以及一个所述出端口。
结合第一方面实施例,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测试报文的目的MAC地址为全F;或者所述测试报文的目的MAC地址为任意单播地址。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端口发现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应用于包括入端口以及多个出端口的分流器,每个所述出端口预先配置对应的ACL表项,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重定向模块以及过滤发送模块。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入端口获取测试报文;重定向模块,用于根据预先配置的分组关系,将所述测试报文重定向至与所述入端口属于同一分组的出端口;过滤发送模块,用于针对每个所述出端口,根据对应的ACL表项对所述测试报文进行过滤,并将过滤后得到的过滤报文发送至与自身连接的对端设备,以使所述对端设备根据获取到的报文确定与所述分流器的端口的连接关系;其中,与每个所述出端口对应的ACL表项的过滤规则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51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