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体外反搏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05129.6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8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江兴娥;魏守水;李艳秀;任艳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交通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H9/00 | 分类号: | A61H9/00;A61B5/02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朱忠范 |
地址: | 2503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外 协同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体外反搏协同控制系统,属于体外反搏系统技术领域,包括计算模块对人体的脉搏信号进行脉搏波起点的提取和标注,计算脉搏波率;解析模块利用解析函数对标注了起点的脉搏波进行解析,得到解析参数;第一确定模块根据解析参数确定脉搏波峰值点的位置,确定体外反搏的加压时间点;第二确定模块根据脉搏波率确定体外反搏的加压频率;信号输出模块根据加压时间点和加压频率输出控制信号,控制体外反搏系统进行体外反搏。本发明通过对脉搏波进行解析分析,确定出与心率协同的体外反博装置的加压时间点、加压频率及加压强度,能够使得体外反博装置作为体外泵与心脏协同工作,从而加速静脉回流消除静脉淤滞,提高体外反博治疗的有效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外反搏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外反搏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行动不便或手术后的患者,其血液在深静脉系统内易不正常凝结,形成深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多发病,并且致残率高,具有一定的致死率。常规的药物和介入治疗方法不仅会产生副作用而且价格昂贵,并会诱发其他病变。
体外反搏系统能够促进人体的血液流动,可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为了达到最佳效果,体外反博应与人体脉动协同工作。由于人体阻抗的影响,心率脉动到达体外反博施加位置时其参数发生了变化,使得体外反博与心率脉动协同工作面临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控制体外反博与人体脉动协同工作的体外反搏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项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体外反搏协同控制系统,包括:
计算模块,用于对人体的脉搏信号进行脉搏波起点的提取和标注,计算脉搏波率;
解析模块,用于利用解析函数对标注了起点的脉搏波进行解析,得到解析参数;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解析参数确定脉搏波峰值点的位置,并根据峰值点的位置确定体外反搏的加压时间点;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脉搏波率确定体外反搏的加压频率;
信号输出模块,用于根据加压时间点和加压频率输出控制信号,控制体外反搏系统进行体外反搏。
优选的,体外反搏协同控制系统还包括:
第一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人体的脉搏信号,并发送给计算模块;
第二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体外反搏系统的储气罐的气压信号,并发送给控制模块。
优选的,第一采集模块为脉搏传感器,所述脉搏传感器连接滤波器,所述滤波器连接AD转换模块,所述AD转换模块连接微处理器中的计算模块;
所述微处理器连接金氧半场效晶体管(MOSFET),所述金氧半场效晶体管连接电磁阀。
优选的,体外反搏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储气罐和气腔,第二采集模块为采集储气罐压力的压力检测传感器,所述压力检测传感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体外反搏协同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对人体的脉搏信号进行脉搏波起点的提取和标注,计算脉搏波率;
利用解析函数对标注了起点的脉搏波进行解析,得到解析参数;
根据解析参数确定脉搏波峰值点的位置,并根据峰值点的位置确定体外反搏的加压时间点;
根据脉搏波率确定体外反搏的加压频率;
根据加压时间点和加压频率控制体外反搏系统进行体外反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交通学院,未经山东交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51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