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稀土掺杂碳化硅-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4905.0 | 申请日: | 202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9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岩双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10 | 分类号: | C22C21/10;C22C32/00;C22C1/10;C22F1/0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4012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东肖***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稀土 掺杂 碳化硅 铝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稀土掺杂碳化硅‑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材料为在金属铝中掺有SiC、Fe、Cu、Mn、Mg、Gr、Zn、Ti、Zr和轻稀土金属,合金按重量100份数计,组分为:SiC:5~20份;Fe:0.08~0.15份;Cu:2.0~2.6份;Mn:0.01~0.1份;Mg:1.9~2.6份;Gr:0.01~0.04份;Zn:5.7~6.7份;Ti:0.04~0.06份;Zr:0.1~0.14份;轻稀土金属:5~20份。本合金具有满足使用的要求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良好的导热性能及安全性和高性价比,用其制造光电瞄准镜的结构件,能在获得可靠成像效果的同时,满足复杂环境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铝合金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轻稀土掺杂碳化硅-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合金适用于光电瞄准镜结构件制造。
背景技术
目前,配备夜视系统的光电瞄准镜成为瞄准镜市场的高端需求,区别于传统的白光瞄准镜,新型光电瞄准镜搭载了精密的电子系统。因此对镜筒的部分结构材料提出更高要求。目前的碳化硅-铝合金虽然成本较低,但是加工难度大,热稳定性差,难以完全匹配此产品的需求。通常添加的铁、铜、锌、银、镁、镍、锗、锡等元素,由于固溶比例的问题难以有针对性地改善其性能,本发明通过轻稀土加入,可改善掺杂元素和SiC的结合性能,适应于光电枪瞄架构件的制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轻稀土掺杂碳化硅-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以满足光电枪瞄结构件的制造要求。
本发明一种轻稀土掺杂碳化硅-铝合金的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一种轻稀土掺杂碳化硅-铝合金,在金属铝中掺有SiC、Fe、Cu、Mn、Mg、Gr、Zn、Ti、Zr和轻稀土金属;按轻稀土掺杂碳化硅铝合金重量100份数计,各掺杂元素的组分为:SiC:2~10份;Fe:0.08~0.15份;Cu:2.0~2.6份;Mn:0.01~0.1份;Mg:1.9~2.6份;Gr:0.01~0.04份;Zn:5.7~6.7份;Ti:0.04~0.06份;Zr:0.1~0.14份;轻稀土金属:1~5份。
其中轻稀土金属为镧、铈、镨、钕、钷、钐、铕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并且:硅和稀土的质量比为:碳化硅:稀土=2:1。
一种轻稀土掺杂碳化硅-铝合金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SiC、铝锭、轻稀土金属稀土和其他原料进行预处理,主要采用研磨细化的方式使原料粒径在10mm以下,然后进行精确称量;步骤2:将SiC、Fe、Cu、Mn、Mg、Gr、Zn、Ti、Zr、轻稀土金属和铝加入到熔炼炉的坩埚中,设置熔炼炉的温度并在开始熔融时不断搅拌,并向熔炼炉内通入稀有气体;步骤3:当搅拌均匀时将熔化后的熔液注入模具中,并对胚体进行热处理,通过调节热处理的温度和时间高低降低或消除偏析;步骤4:对胚料进行挤压处理,提高其机械性能;步骤5:将坯料进行机械加工成所需的光电瞄准镜结构件,对加工后的部件进行渗透探伤。
优选的,在步骤2中使用的坩埚为石墨制。
优选的,在步骤2中,加入的稀有气体为氦、氖、氩、氪和氙中的一种或多种,搅拌使用的器具是石墨器具。
优选的,在步骤2中,熔炼加热范围为800~1200℃。
优选的,在步骤3中,热处理采用的是将工件加热到800~1000℃,长时间保温5~24小时后随炉冷却。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按照本发明的一种轻稀土掺杂碳化硅-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新型复合材料具有满足使用的要求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良好的导热性能及安全性和高性价比,用其制造光电瞄准镜的结构件,能在获得可靠成像效果的同时,满足复杂环境使用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岩双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龙岩双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49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出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自然人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