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洗衣机的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4258.3 | 申请日: | 202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0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衍军;赵新超;李贻伟;孙祥善;孙继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卧龙电气驱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卧龙电气(济南)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02 | 分类号: | H02K5/02;H02K5/08;H02K5/22;H02K5/24;H02K1/12;H02K1/14;H02K1/16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王晓燕 |
地址: | 3123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洗衣机 电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洗衣机的电机,涉及电机领域。洗衣机上的永磁无刷电机以金属材料作为零部件的主要材料,电机成本较高。本发明包括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和机壳,定子组件包括铁芯、绕线架、线圈、轴承盖、接线盒和塑封件,铁芯、绕线架、线圈、轴承盖和接线盒通过所述的塑封件塑封一体,转子组件设于定子组件的中心孔内,机壳位于定子组件的上面,与定子组件的塑封件相配固定以封盖住转子组件,转子组件的驱动轴从机壳的轴孔中向上伸出于外,塑封件的下部设有支撑固定部以连接固定到洗衣机机筒,机壳采用塑料件。机壳和定子组件的外壳主体采用采用塑料材料,可有效地降低电机成本,降低电机振动噪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洗衣机的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家电领域,永磁无刷电机技术越来越成熟,随着永磁无刷电机在洗衣机上的应用进一步普及,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对低成本的追求成为电机供应商关注的重点方向之一。目前,洗衣机上的永磁无刷电机以金属材料作为零部件的主要材料,若将部分零部件的金属材料更换为塑料,则会使电机成本降低,达到提高利润的目的,同时塑料材质减振作用明显,可以改善电机的振动噪音。但是塑料材质自身强度低,同时在进行注塑加工时,融化的塑料可能会流入接线盒等关键部位影响电气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用于洗衣机的电机,以降低成本为目的。为此,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洗衣机的电机,包括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和机壳,所述的定子组件包括铁芯、套在铁芯上的绕线架、缠于绕线架上的线圈、轴承盖、接线盒和塑封件,所述的铁芯、绕线架、线圈、轴承盖和接线盒通过所述的塑封件塑封一体,所述的转子组件设于定子组件的中心孔内,所述的机壳位于定子组件的上面,与定子组件的塑封件相配固定以封盖住转子组件,转子组件的驱动轴从机壳的轴孔中向上伸出于外,所述的塑封件的下部设有支撑固定部以连接固定到洗衣机机筒,所述的机壳采用塑料件。机壳和定子组件的外壳主体采用采用塑料材料,可有效地降低电机成本;塑料材质具有减震作用,降低电机振动噪音;定子主体包裹在塑封件内部,能有效隔绝噪音。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塑封件包括上部包覆层、下部包覆层和所述的支撑固定部,所述的上部包覆层塑封铁芯、绕线架和线圈,下部包覆层塑封轴承盖,上部包覆层外周的一侧向外凸出,塑封住接线盒的下部。塑封件包覆结构牢固,可靠。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接线盒外周设有第一台阶和位于第一台阶外周的第二台阶,所述的第一台阶低于上部包覆层的上端端面,所述的第二台阶低于第一台阶,使第一台阶与接线盒外周的上部包覆层之间形成封料槽。封料槽的设置,使电机注塑加工时,融化的塑料不会流入到接线盒内部。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上部包覆层的上端与机壳之间通过止口台阶相配。装配结构稳定可靠,防止径向移动。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上部包覆层的外周设有若干个安装柱,安装柱位于止口台阶的外侧,所述的机壳外周设有与安装柱位置和数量相配的安装座,安装座和安装柱之间通过螺钉紧配。能有效实现机壳与定子组件的紧固。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安装柱共3个,环绕上部包覆层均布。通过3组环绕均布的安装固定结构,可稳定可靠地实现机壳与定子组件的紧固。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一个安装柱的上端面设有定位环,定位环位于安装柱的安装孔外周,所述的安装座上设有与定位环相配的定位凹槽。可方便实现安装时的导向定位,实现机壳与定子组件装配后的周向限位。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支撑固定部位于上部包覆层的径向外侧,所述的支撑固定部共2个,2支撑固定部的上端与2个安装柱的下端一一对应连接,支撑固定部的下部设有套筒式螺栓座,且螺栓座的套筒孔位于安装柱的外侧。可方便实现支撑部与洗衣机筒之间的固定,便于工具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卧龙电气驱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卧龙电气(济南)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卧龙电气驱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卧龙电气(济南)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42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