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全域耗能机制的自复位开缝剪力墙及复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04181.X | 申请日: | 202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2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朱柏洁;张令心;谢贤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王姝尹 |
地址: |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全域 耗能 机制 复位 剪力 方法 | ||
1.一种具有全域耗能机制的自复位开缝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包括:
剪力墙体(1),所述剪力墙体(1)上开设有竖直缝形成多个墙肢;多个所述墙肢宽厚比不大于3;
耗能抗剪部(2),所述耗能抗剪部(2)连接于相邻墙肢之间,用于地震中利用剪切位移耗能,消耗相邻墙肢之间由于相互错动产生的能量;所述耗能抗剪部(2)为耗能抗剪键,所述耗能抗剪键呈沙漏形,通过形状记忆合金制成;
以及自动复位机构(3),所述剪力墙体(1)底部与建筑基础(4)顶部插接传递水平力,且通过所述自动复位机构(3)连接,用于在地震中传递整体抗倾覆力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全域耗能机制的自复位开缝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抗剪部(2)为一个独立的耗能抗剪键,在相邻墙肢之间设置多个独立的所述耗能抗剪键;或所述耗能抗剪部(2)为通过多个独立的耗能抗剪键串联或并联组成的耗能抗剪机构,在相邻墙肢之间设置一个或多个所述耗能抗剪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具有全域耗能机制的自复位开缝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耗能抗剪键两端均通过直拉锚固筋(7)与相邻的所述墙肢连接;或者串联或并联的多个耗能抗剪键之间通过直拉锚固筋(7)连接后固定在相邻的所述墙肢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全域耗能机制的自复位开缝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墙体(1)底部和所述建筑基础(4)顶部插接角度为30°-9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具有全域耗能机制的自复位开缝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基础(4)外部设有钢框(5),所述钢框(5)顶部形状与所述建筑基础(4)顶部形状配合,所述剪力墙体(1)底部两侧具有避让区,且所述剪力墙体(1)底部设置有与其底部形状配合的金属贴板(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具有全域耗能机制的自复位开缝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复位机构(3)包括预紧卡具(31)、带螺纹的锚固头(32)、预埋钢管(33)、形状记忆合金绞线(34)、蝶簧组(35)、大刚度垫板(36)、锚固钩(37)和斜拉锚固筋(38);所述墙肢侧端部竖直预埋有所述预埋钢管(33);所述带螺纹的锚固头(32)与形状记忆合金绞线(34)顶端相连,所述预紧卡具(31)可对带螺纹的锚固头(32)提供可控预紧力,所述形状记忆合金绞线(34)底端穿出所述预埋钢管(33)后穿过所述蝶簧组(35)并与锚固钩(37)相连;所述锚固钩(37)通过斜拉锚固筋(38)埋于所述建筑基础(4)内;所述蝶簧组(35)夹设于所述避让区对应的所述金属贴板(6)和所述大刚度垫板(36)之间;所述大刚度垫板(36)搭设在所述钢框(5)顶部;通过预紧卡具(31)对形状记忆合金绞线(34)施加预紧力后可在所述墙肢出现大位移转动时实现自复位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具有全域耗能机制的自复位开缝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蝶簧组(35)由多个蝶簧片(351)背对背套在碟簧钢管(352)外壁上组成,所述形状记忆合金绞线(34)穿过所述碟簧钢管(35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具有全域耗能机制的自复位开缝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贴板(6)和所述大刚度垫板(36)接触面做防滑处理。
9.一种全域耗能机制的自复位开缝剪力墙的复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剪力墙体相邻墙肢之间设置有能够在地震中利用剪切位移耗能后复位的部件,在消耗相邻墙肢之间由于相互错动产生的能量后自动复位;剪力墙体与建筑基础接触面采用插接方式连接传递水平力,剪力墙体和建筑基础连接上采用转动自复位部件,在地震中整个墙体相对建筑基础发生转动后能够自动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418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