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采集软件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4061.X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9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汪礼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礼君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N3/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52 | 代理人: | 郑隽;吴婷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采集 软件 数据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处理的技术领域,揭露了一种数据采集软件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配置数据采集软件的参数信息,建立数据采集传输连接;根据所建立的数据传输连接,利用数据自适应采集算法进行数据采集;对于所采集到的数据,利用基于时序变动特征的数据描述方法得到采集数据的变动趋势;利用基于聚类的自编码器数据融合方式进行采集数据的聚类融合,得到采集数据的融合数据;利用结合量子粒子群的数据整理算法进行融合数据的整理。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数据采集软件的数据处理系统。本发明实现了数据的采集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采集软件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各类数据采集需求在不断增长,如何更为高效实现数据的采集处理,成为当前研究的热门话题。
由于各类智能设备数据传输协议、格式各异,导致每种设备的数据采集都需要有针对性的做适配开发,采集设备无法复用,造成二次开发的复杂性;数据采集量增长也会造成数据传输带宽增长,并增加云端压力。
鉴于此,如何利用数据采集软件实现数据的自适应采集,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采集软件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利用数据自适应采集算法进行数据采集,并利用基于聚类的自编码器数据融合方式进行采集数据的聚类融合,最终利用结合量子粒子群的数据整理算法进行融合数据的整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据采集软件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配置数据采集软件的参数信息,建立数据采集传输连接;
根据所建立的数据传输连接,利用数据自适应采集算法进行数据采集;
对于所采集到的数据,利用基于时序变动特征的数据描述方法得到采集数据的变动趋势;
利用基于聚类的自编码器数据融合方式进行采集数据的聚类融合,得到采集数据的融合数据;
利用结合量子粒子群的数据整理算法进行融合数据的整理。
可选地,所述配置数据采集软件的参数信息,包括:
1)利用函数getWanDeviceCfgValue()获取数据采集软件配置信息,主要读取配置文件中的配置信息,并将这些配置字符串信息转化成可用格式的数据,在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IP,端口、用户名、密码等;
2)获取本地MAC地址,进行MD5激活验证,比对成功则视为设备已授权成功,比对失败则表示授权失败,将无法建立连接;
3)进行连接请求,此模式采取TCP三次握手连接,客户端与服务端通过socket通道进行通信;
4)在建立连接之后,本地创建新的线程,专门用于设备心跳的传输;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心跳周期初始化为5s传输一次,如果配置界面已经配置了心跳周期,将根据实际配置发送;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如若有底层设备的数据共享,本发明将采集到的全局缓存采用JSON格式进行数据转换,得到一个固定的JSON格式数据串具体格式为:{‘data_task’:’xxxxx’,’result’:{‘key’:’value’}},然后再通过TCP协议的socket通道发送到服务器。
可选地,所述利用数据自适应采集算法进行数据采集,包括:
1)获取第一个数据采集的时间t0,将其作为初始时间,并设置斜率初始值;
2)保存第一个数据点,以此点为基准,并初始化,记录数值value0;
3)等待下一个数据点到来的时间t′,并记录数值valu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礼君,未经汪礼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40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粗颗粒高浓度浮选柱
- 下一篇:一种AGV调度系统中的任务分配方法及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