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除L型异形槽孔拐角处毛刺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4012.6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6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夏应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士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16 | 分类号: | B26F1/16;B26D3/06;B26D7/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明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2 | 代理人: | 徐新 |
地址: | 413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异形 拐角 毛刺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除L型异形槽孔拐角处毛刺的方法。所述消除L型异形槽孔拐角处毛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以两槽的相交圆心为原点,建立平面座标系;S2:判断L槽的拐角的位置;S3:钻槽:当L槽的拐角在第一象限及第三象限,则先钻竖向的槽,再钻横向的槽;当L槽的拐角在第二象限及第四象限,则先钻横向的槽,再钻竖向的槽。本发明提供的消除L型异形槽孔拐角处毛刺的方法,从机理上消除了毛刺的产生,不需增加人工刷毛刺的环节,节省了人工成本,从而避免了报废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除L型异形槽孔拐角处毛刺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生产PNL中,钻L槽时,先分T钻两槽,无方向次序之分,后在拐角处钻去毛刺孔,此钻法并不能消除所有毛刺,仍有相当比例的拐角处存在毛刺,对剩余的毛刺采取人工刷除的方法,增加了成本,且难以保证有毛刺的板不会流到下工序,对后工序产生不可预估的报废。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消除L型异形槽孔拐角处毛刺的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去毛刺效果好的消除L型异形槽孔拐角处毛刺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消除L型异形槽孔拐角处毛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以两槽的相交圆心为原点,建立平面座标系;
S2:判断L槽的拐角的位置;
S3:钻槽:
当L槽的拐角在第一象限及第三象限,则先钻竖向的槽,再钻横向的槽;
当L槽的拐角在第二象限及第四象限,则先钻横向的槽,再钻竖向的槽。
优选的,所述步骤S1开始之前需要将板材放置在工作台上并压紧。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侧设置有放置台,所述板材放置在所述放置台上,所述底座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用于将所述板材压紧在所述放置台的顶侧。
优选的,所述压紧装置包括立柱,所述立柱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立柱的顶侧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端转动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底侧固定安装有电动升缩杆,电动升缩杆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球形压头,所述球形压头与所述板材相接触,所述顶板上安装有拉力装置,所述拉力装置与所述电动升缩杆转动连接,所述拉力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电动升缩杆进行转动。
优选的,所述拉力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套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顶板的底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滑动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固定筒外并转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与所述电动升缩杆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筒内转动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的顶端贯穿所述顶板并固定套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筒内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与所述丝杆固定套接。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顶侧固定安装有转动支撑装置,所述转动支撑装置与所述转轴转动套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转轴固定套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靠近所述固定筒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轨,所述滑杆靠近所述固定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消除L型异形槽孔拐角处毛刺的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士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奥士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40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竹节加工密度可调的竹节管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用油气分离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