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电信诈骗进行预警的方法、装置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03792.2 | 申请日: | 202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79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肖坚炜;熊琦;谢朝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安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2/128 | 分类号: | H04W12/128;G06Q30/00;G06Q50/26;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广东良马律师事务所 44395 | 代理人: | 张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信 诈骗 进行 预警 方法 装置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电信诈骗进行预警的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检测到居民接收到诈骗电话,获取居民所属的民警;对诈骗电话进行解析,生成诈骗信息,将诈骗信息发送至民警终端;获取民警的劝阻状态,判断民警劝阻是否完成;若检测到劝阻完成,则通过民警终端对诈骗信息的处理状态进行标记。本发明实施例可实现居民在接收到诈骗信息后,后台对诈骗信息识别后,发送至居民的管辖民警,由管辖民警对居民进行劝阻,提高了劝阻的可信度,保护居民的财产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电信诈骗进行预警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伪造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达到欺骗的目的,如冒充公检法、商家公司厂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等各类机构工作人员,伪造和冒充招工、刷单、贷款、手机定位等形式进行诈骗。
现有的电信诈骗预警方法是通过通信运营商检测到诈骗信息后,进行标记或是短信提醒,预警效果较差。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电信诈骗进行预警的方法、装置及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信诈骗预警方法是通过通信运营商检测到诈骗信息后,进行标记或是短信提醒,预警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对电信诈骗进行预警的方法,应用于诈骗预警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到居民接收到诈骗电话,获取居民所属的民警;
对诈骗电话进行解析,生成诈骗信息,将诈骗信息发送至民警终端;
获取民警的劝阻状态,判断民警劝阻是否完成;
若检测到劝阻完成,则通过民警终端对诈骗信息的处理状态进行标记。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到居民接收到诈骗电话,获取居民所属的民警,包括:
检测到居民接收到诈骗电话,通过居民在诈骗预警平台上预留的身份信息,获取居民所属的民警。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检测到居民接收到诈骗电话,通过居民在诈骗预警平台上预留的身份信息,获取居民所属的民警前,包括:
根据民警信息生成注册二维码;
居民终端扫描注册二维码后,在诈骗预警平台上登记身份信息,完成居民与所属民警的绑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根据民警信息生成注册二维码前,包括:
民警终端通过诈骗预警平台进行信息注册,所述信息包括民警所属的派出所。
优选地,所述将诈骗信息发送至民警终端后,还包括:
判断居民所属民警终端是否处于忙碌状态,若当前民警处于忙碌状态,则将诈骗信息发送至与其他空闲民警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将诈骗信息发送至民警终端,包括:
将诈骗信息通过微信公众号通知、APP通知、短信通知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发送至民警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若检测到劝阻完成,则通过民警终端对诈骗信息的处理状态进行标记后,包括:
每隔一定时间获取诈骗预警平台中存储的诈骗信息数据,对诈骗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电信诈骗进行预警的装置,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安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安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37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