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报警消防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2320.5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3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宋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坤 |
主分类号: | A62C37/50 | 分类号: | A62C37/50;A62C35/20;E03B9/02;G08B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7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报警 消防栓 装置 | ||
1.一种报警消防栓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正面上方右侧安装有出水管(3),所述出水管(3)的正面安装有阀门(4),所述出水管(3)的左侧设有第一警报组件(6);
所述第一警报组件(6)包括支管(601)、竖筒(602)、横板(603)、竖杆(604)、浮球(605)、支板(606)、移位传感器(607)和第一报警器(608);
所述支管(601)的右端与出水管(3)的左端相连通,所述支管(601)的左端连通有竖筒(602),所述竖筒(602)的内壁固接有横板(603),所述横板(603)的内壁间隙配合有竖杆(604),所述竖杆(604)的底部固接有浮球(605),所述竖杆(604)的顶部固接有支板(606),所述支板(606)的底部右侧与移位传感器(607)的检测头相抵紧,所述移位传感器(607)安装于横板(603)的顶部右侧,所述竖筒(602)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报警器(608),所述移位传感器(607)与第一报警器(608)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报警消防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中部设有隔板(2),所述隔板(2)的外壁与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的设有多个托槽(9),所述托槽(9)的底部安装于箱体(1)的内壁底部,所述托槽(9)的内部放置有灭火器(5),所述灭火器(5)的外壁下方与托槽(9)的内壁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报警消防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605)的上方固接有橡胶锥帽,且橡胶锥帽的内壁与竖杆(604)的外壁下方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报警消防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槽(9)的内部设有第二报警组件(7);
所述第二报警组件(7)包括托板(701)、压缩弹簧(702)、压力传感器(703)、通槽(704)、拨杆(705)和第二警报器(706);
所述托板(701)的外壁嵌设于托槽(9)的内部,所述托板(701)的外壁与托槽(9)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托板(701)的下方设有压缩弹簧(702),所述压缩弹簧(702)的顶部与托板(70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702)的底部与托槽(9)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托板(701)的顶部设有压力传感器(703),所述压力传感器(703)的外壁嵌设固定安装于托板(701)的顶部,所述压力传感器(703)的顶部与灭火器(5)的底部相抵紧,所述压力传感器(703)的左侧设有通槽(704),所述通槽(704)加工于托槽(9)的左端下方,所述通槽(704)的内侧与托槽(9)的内部相连通,所述通槽(704)的内部设有拨杆(705),所述拨杆(705)的拐角处通过销轴与通槽(704)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拨杆(705)的左端延伸至通槽(704)的外侧,所述拨杆(705)的右端延伸至托槽(9)的内部,所述拨杆(705)的右端与托板(701)的底部相贴合,所述压力传感器(703)的右侧设有第二警报器(706),所述压力传感器(703)与第二报警器(706)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警报器(706)安装于托槽(9)的右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报警消防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705)以其铰接处为分界,拨杆(705)铰接处左侧的重量略大于其铰接处右侧的重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报警消防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的下方设有照明组件(8);
所述照明组件(8)包括方形凸块(801)、鹅颈管(802)和照明灯(803);
所述方形凸块(801)的顶部与隔板(2)的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方形凸块(801)的右侧设于鹅颈管(802),所述鹅颈管(802)的左端与方形凸块(801)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鹅颈管(802)的右侧设有照明灯(803),所述照明灯(803)的左端安装于鹅颈管(802)的右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报警消防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鹅颈管(802)的中段呈螺旋状堆叠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坤,未经宋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232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