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隧道的排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01951.5 | 申请日: | 202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31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杰;王磊;杨莹莹;杜芳;张武超;肖林旭;宗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胡博文 |
地址: | 40007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隧道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的排风装置,包括排烟竖井和设置于排烟竖井底部的集烟罩,所述排烟竖井设置于隧道的出风口一侧,所述排烟竖井内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集烟罩的出风口连通排烟竖井内腔,所述集烟罩竖直向下开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集烟罩沿隧道口出风方向开设有第二进风口,能够提高吸风效果,加快对隧道内污浊气体的排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排风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隧道的排风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地热能排风的应用较少,尤其是在采用地热能之后,利用烟囱效应排除隧道内污浊气体,采用集烟罩的作用极大,主要应用在增大排烟效果,但现有技术中的集烟罩多为堆砌的筒状结构,仅增大了部分的进风口口径,导致吸风效果较差。
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用于隧道的排风装置,能够提高吸风效果,加快对隧道内污浊气体的排除。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用于隧道的排风装置,能够提高吸风效果,加快对隧道内污浊气体的排除。
本发明的用于隧道的排风装置,包括排烟竖井和设置于排烟竖井底部的集烟罩,所述排烟竖井设置于隧道的出风口一侧,所述排烟竖井内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集烟罩的出风口连通排烟竖井内腔,所述集烟罩竖直向下开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集烟罩沿隧道口出风方向开设有第二进风口。
进一步,所述集烟罩开设第二进风口的一面沿隧道口出风方向朝向隧道内延伸,形成第二进风口导风部,所述第二进风口开设在第二进风口导风部上。
进一步,所述第二进风口导风部的内壁逐渐朝向隧道口出风方向倾斜,并连通第二进风口。
进一步,所述集烟罩内壁上竖直设置有若干个导风板,若干个导风板沿隧道口出风方向排列,且若干个导风板沿竖直方向的最大高度逐渐升高。
进一步,所述集烟罩沿远离隧道口出风方向的一面向下延伸形成阻风部,所述集烟罩沿竖直方向的底部形成第一进风口。
进一步,所述集烟罩的底部沿远离隧道口出风方向朝向阻风部倾斜布置。
进一步,所述集烟罩沿竖直方向的内壁由下至上逐渐朝向出风口收拢。
进一步,所述集烟罩内部设置有导风机构,所述导风机构至少包括固定连接集烟罩的定子和转动连接在定子上的转子,所述转子上连接有导风页,所述导风页的导风方向为竖直向上。
进一步,所述集烟罩内壁上连接有定子安装梁,所述定子竖直的套设安装在定子安装梁上,所述转子以定子竖直方向的中心为转轴自转的套设在定子上,所述导风页沿转子的径向连接在转子上。
进一步,所述加热机构为布置在排烟竖井内壁上的地热能管,所述地热能管沿竖直方向由下至上盘旋安装在排烟竖井内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于隧道的排风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可对集烟罩的集烟效率大大增强,且结合内部设置的导风机构,尤其是导风页,可进一步增大导风效率,设置的导风板和阻风部更是利用了气流原理,对整体集烟罩的排烟效率起到增强的作用,加快对隧道内污浊气体的排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19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