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用油生产用榨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01738.4 | 申请日: | 202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9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谢彦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一二三粮油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9/20 | 分类号: | B30B9/20;B30B15/32;B30B9/26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李智祥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油 生产 榨油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用油生产用榨油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前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一,所述固定板的前侧壁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二,所述皮带轮一与皮带轮二的外壁共同套设有皮带。本发明通过电机二的驱动端带动碾压辊转动,使碾压辊碾压原料,从而使原料中的油榨出,以及推压板向左移动,使推压板与榨油筒内的原料挤压接触,并将原料进行压缩,使原料之间的间隙变小,从而使碾压辊与原料进一步的充分挤压接触,将原料中的油最大化的榨出,从而提高了榨油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用油生产用榨油装置。
背景技术
植物中提取食用油有两种工艺方法,分化学取油法和物理取油法,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浸出法和压榨法。从压榨的原料的预处理来区分有冷榨法和热榨法,也叫熟榨法。冷榨就是原料不经过烘炒或者蒸制直接将原料投入榨油机挤压出油,这种方法油品颜色相对比较浅,色彩更加明亮,但出油率低,而且油料味道不浓厚,香醇。而熟榨要把油料作物在压榨前经过烘干,目的是降低原料水分,增加油脂分子的活跃性和流动性,从而提高出油率,保证油质味道的香浓。但也破坏了油品的化学组织成分,导致油的颜色更深,更黑。
压榨法有悠久的历史,它的工艺过程比较简单:把油料蒸熟、炒熟以后,用机械的方法把油从油料中挤压出来。
古老的压榨法,需要操作人员付出繁重的体力劳动。而挤压过的油渣中,残油含量相当高,因而浪费了极为宝贵的油料资源。现代的压榨法已是工业化自动化的操作,但油渣中残油含量高的问题依然存在。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食用油生产用榨油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食用油生产用榨油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食用油生产用榨油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前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一,所述固定板的前侧壁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二,所述皮带轮一与皮带轮二的外壁共同套设有皮带,所述转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榨油筒,所述榨油筒的左侧壁安装有阀门一,所述阀门一的左侧壁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榨油筒的下侧外壁均匀开设有多个较小通孔,每个所述通孔的下侧壁均共同连接有过滤网,所述榨油筒的下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包覆过滤网的弧形管,所述榨油筒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与榨油筒左侧内壁转动连接的碾压辊,所述榨油筒的内侧壁与碾压辊外壁之间滑动连接有推压板,所述推压板的右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榨油筒右侧外部的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的右端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榨油筒的上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远离榨油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支架下侧壁滑动连接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下端与安装块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榨油筒的外壁设置有限位机构。
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套设在榨油筒外壁且位于固定板左侧的套板,所述底座的左端上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承重杆,所述承重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凹型板,所述凹型板的前侧壁螺与后侧壁之间螺纹连接有双头螺纹杆,所述双头螺纹杆的外壁对称螺纹连接有顶端与凹型板内顶壁滑动连接且与套板左侧壁相抵的阻力板。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的前侧壁固定嵌设有轴承一,所述轴承一的内圈与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架呈L型设置,所述支架的下侧壁开设有与移动板相匹配的滑槽一。
优选地,所述弧形管的下侧外壁固定连接有与弧形管内部相连通的出油管。
优选地,所述出油管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阀门二。
优选地,所述双头螺纹杆上的两端螺纹呈相反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一二三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一二三粮油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17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