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经皮介入后的穿刺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01603.8 | 申请日: | 202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19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祝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侨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王焕巧 |
地址: | 3360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介入 穿刺 器具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经皮介入后的穿刺器具,包括第一穿刺套管、第二穿刺套管以及穿刺针,所述穿刺针的头端可由第一穿刺套管穿入到第二穿刺套管内,所述第二穿刺套管的尾端插装在第一穿刺套管内,第二穿刺套管的头端伸出,且第二穿刺套管可相对于第一穿刺套管转动,第二穿刺套管上具有侧开口,第二穿刺套管内安装有用于改变穿刺针的头端从第二穿刺套管穿出方向的结构,第二穿刺套管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结构进行拉动的驱动机构。本发明治疗效果较好,由于只用单管就能发挥双管的作用,相应穿刺套管管径就可以缩少,故每次介入留置对组织受损面积相应比双管小,可以降低穿刺时,穿刺部位及相近部位组织疼痛感,而且也减少穿刺出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经皮介入后的穿刺器具。
背景技术
穿刺器为经皮介入后对体内组织(如胸、腹腔内的脏器以及脑、神经、血管和腺体等的深层组织)进行定位、扩张、植入、射频、消融、注射、麻醉、活检抽取、和手术等微创治疗操作设备。目前的穿刺器具要么伸出时直行要么斜行的单轴向的穿刺器。单轴向的穿刺器使穿刺针只能在单轴向的轴线附近的极少区域得到穿刺施行治疗,轴线外的大多数区域则成为盲区,所以一次介入留置只能作简单微创治疗;对较大面积的病变组织的治疗,就需要多次介入留置才可以完成注射、活检抽取、麻醉和手术等治疗,使治疗时间增加,介入组织受损面积扩大,治疗风险提高,治疗难度增大,患者的痛苦指数升高。为了解决此问题,中国专利号为CN101984922B公开的一种体内深部组织的多轴向的穿刺器(以下简称“该方案”),包括穿刺针和穿刺套管,穿刺针的针头端设有斜切口,穿刺套管设有侧开口,侧开口的近管头边缘上设置有弹性舌片等。该方案是一种一次介入留置就可以在至少两个轴向上进行治疗,治疗面积相应较大,而介入留置的组织受损面积较少的体内深部组织的多轴向的穿刺器。
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穿刺针的针头端由侧开口伸出,对穿刺套管的周缘组织进行微创治疗时,需要旋转穿刺套管,这样就可能引起穿刺部位及相近部位的疼痛感,而且可能会造成穿刺血增多,二是在穿刺针的针头端由侧开口伸出,需要先将针头端的斜切口与弹性舌片斜向伸入方向同向,这样操作需要保持在穿刺针在穿刺套管插入时不发生相对转动,否则将不能实现针头端的斜切口与弹性舌片斜向的配合,从而可能导致针头端无法从侧开口伸出,就需要进行多次调解。而且该方案只适合具有斜切口的针头端,钝头的穿刺针则不适用。还有就是针头端,只依赖舌片的自身弹力从而在针头端的斜切口与弹性舌片斜向伸入方向同向时,才能由侧开口伸出,当施力较大时,针头端可能会将弹性舌片推向管头处,造成舌片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经皮介入后的穿刺器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经皮介入后的穿刺器具,包括第一穿刺套管、第二穿刺套管以及穿刺针,所述穿刺针的头端可由第一穿刺套管穿入到第二穿刺套管内,所述第二穿刺套管的尾端插装在第一穿刺套管内,第二穿刺套管的头端伸出,且该第二穿刺套管可相对于第一穿刺套管转动,所述第二穿刺套管上具有侧开口,所述第二穿刺套管内安装有用于改变穿刺针的头端从第二穿刺套管穿出方向的结构,所述第二穿刺套管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结构进行拉动的驱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结构包括可翘起和放下的舌片,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拉绳以及弹性绳,所述拉绳用于拉动舌片翘起,所述弹性绳用于在撤去对拉绳作用力时将舌片拉回放下。
优选的,所述舌片的尾端侧铰接在第二穿刺套管的内壁,所述第二穿刺套管的管壁沿轴向方向具有拉绳通道,所述拉绳的头端与舌片的侧面连接,拉绳的尾端沿拉绳通道穿出外露,所述第二穿刺套管的内壁开设有用于收纳舌片的凹槽,位于该凹槽下方的内壁开设有盲道,所述弹性绳的头端连接到舌片的背面,弹性绳的尾端连接到盲道的尾端,在舌片收纳到凹槽内时,所述弹性绳收纳到盲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侨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侨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16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