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规模海上风电场的陆上并网点优化选择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01568.X | 申请日: | 202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61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明;袁振华;谭祖贶;李文升;孙毅;孙东磊;赵龙;高效海;王艳;张辉;张丽娜;刘冬;王男;程佩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8 | 分类号: | G06F30/18;G06F30/20;G06N7/06;G06Q10/0637;G06Q50/06;G06F113/0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琳 |
地址: | 25002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规模 海上 电场 陆上 网点 优化 选择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大规模海上风电场的陆上并网点优化选择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海上风电规划情况与接入区域电网规划数据,确定海上风电场输送方式与并网节点可选方案;
S2根据不同输送方式接入的风电场对并网节点选择的影响因素,确定影响指标;对于高压交流输电方式送电的海上风电场,影响并网节点选择指标包括节点消纳风电能力、风电功率波动引起的岸上节点电压波动情况、并网节点的脆弱度指标和建造成本;
对于柔性直流输电的海上风电场,影响并网节点选择指标包括节点消纳风电能力、风电功率波动引起的岸上节点电压波动情况、并网节点的脆弱度指标、建造成本和岸上VSC换流站的交流电压支撑能力;
S3根据接入区域电网的规划数据,计算并标准化处理各可选并网节点的相应影响指标得分;
所述影响指标的计算包括:
消纳风电能力C1:
C1=PG/(Pmin+Ptie+Pres)
式中PG为海上风电场规划总装机容量,Pmin为可选并网节点日最小负荷,Pres为可选并网节点备用容量,Ptie为可选并网节点相连线路最大传输功率之和;
并网节点的脆弱度指标C3:
式中,mg为与并网节点相连的线路总数,Pm为第m条相连线路在海上风电未接入时的传输功率,Pmmax为第m条相连线路的极限传输功率;
建造成本C4:
C4=Lp/Ls
式中Ls为海上风电场与电网母线节点最近距离,Lp为第p个可选并网节点与海上风电场中心的距离;
S4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得分加权综合计算,得到各可选并网节点最终得分,按照最终得分进行排序,确定最优并网节点,并以最优并网节点为优化选择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规模海上风电场的陆上并网点优化选择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S1的具体过程包括:
S101、根据海上风电规划情况与接入区域电网数据,得到接入区域电网母线节点坐标、海上风电场规划总装机容量与海上风电场中心区域坐标,计算风电场中心区域坐标与电网各母线节点的距离,取其最小距离值;
S102、判断是否满足海上风电场装机容量小于容量阈值且风电场中心区域距离电网节点最近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若判断为是则执行步骤S103,若判断为否则执行步骤S104;
S103、采用高压交流输电方式送电,同时将电网各母线节点中,与风电场中心区域的距离小于第二距离阈值的母线节点保留为可选并网节点,将全部可选并网节点重新编号;
S104、采用柔性直流输电方式送电,同时将电网各母线节点中,与风电场中心区域的距离小于第三距离阈值的母线节点保留为可选并网节点,最后将全部可选并网节点重新编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规模海上风电场的陆上并网点优化选择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S2中不同的输电方式包括高压交流输电方式和柔性直流输电方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规模海上风电场的陆上并网点优化选择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S3的具体过程包括:
S301、根据海上风电规划情况与接入区域电网数据,建模仿真,对可选并网母线节点根据相应的影响指标,进行计算,计算各个可选并网母线节点各指标得分;
S302、对指标得分进行标准化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山东大学,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156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