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泵型自供水均匀干燥一体化的节能干燥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1552.9 | 申请日: | 202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3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红;刘芳;张文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F26B9/06 | 分类号: | F26B9/06;F26B21/00;F26B21/04;F26B25/1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晓鹏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泵型 供水 均匀 干燥 一体化 节能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热泵型自供水均匀干燥一体化的节能干燥系统,包括热泵系统、干燥箱,干燥箱的进风口与出风口分别与热泵系统通过通风管道连接,干燥箱的内部设置两个托架、若干托盘、全面孔板,托盘的两端分别与托架连接,托盘倾斜设置,高度较低的一端靠近进风口的位置,高度较高的一端靠近出风口的位置,全面孔板设置两个,分别位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与托架之间,全面孔板、托架和托盘上设置若干通风孔,上层托盘的底部高于下层托盘的顶部。解决物料加热不均匀的问题。并且无运动部件,结构简单。此外,整个系统节水、热能利用充分、处理物料灵活,且热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干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热泵型自供水均匀干燥一体化的节能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干燥指借助热能将物料内部的水分分离并除去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医药、农林等产业领域。干燥是一种耗能非常高的过程。在发达国家,约有9%~25%的能源用于干燥过程;对于许多工业生产部门,15%以上的工业能源用于干燥过程。干燥不仅耗能多,排出的有害污染物也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随着人类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能源价格的不断提高,如何提高干燥效率,降低过程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危害,是干燥发展的方向。
常见的干燥技术有热风干燥、热泵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微波干燥、红外干燥、气体射流冲击干燥等。其中,热泵干燥是随热泵技术而发展起来的,具有节能减排的显著优势。热泵干燥设备中空气介质处于密封环境中,空气在循环过程中其携带物料中的粉尘、挥发性物质及有害气体等可以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可减少干燥过程对环境带来的危害。热泵干燥过程中可能会生成冷凝水,但目前往往是把冷凝水直接排放,没有进行回收利用。
物料在干燥过程中往往存在加热不均匀的问题,从而影响到物料的品质。为了解决此问题,有的直接将干燥箱设计成回转圆筒式、翻板式、网带式、和塔式等;有的在干燥箱内对托盘采用转动和滚动技术,如采用转盘、转鼓、转筒、螺旋转动,履带滚动等;有的在干燥箱内增加风机以增强对箱内空气的扰动;有的对干燥箱进风口和排放口的位置进行调整,等等。这些方式虽然可以解决干燥不均匀问题,但往往设计复杂、增加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或者并不能解决加热不均匀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热泵型自供水均匀干燥一体化的节能干燥系统。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热泵型自供水均匀干燥一体化的节能干燥系统,包括热泵系统、干燥箱,干燥箱的进风口与出风口分别与热泵系统通过通风管道连接,干燥箱的内部设置两个托架、若干托盘、全面孔板,托盘的两端分别与托架连接,托盘倾斜设置,高度较低的一端靠近进风口的位置,高度较高的一端靠近出风口的位置,全面孔板设置两个,分别位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与托架之间,全面孔板、托架和托盘上设置若干通风孔,上层托盘的底部高于下层托盘的顶部。
相比于现有技术,利用干燥箱解决了物料干燥的均匀性问题。相比于现有的干燥方式,无需进行转动和滚动等复杂的干燥方式,现有的干燥方式,是通过对空气的扰动或这对使物料进行运动,提高接触效果,本发明,无需复杂的方式,可以实现物料干燥的均匀性。降低成本,干燥的物料品质好。
本发明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干燥箱内全面孔板、可调高度与倾斜度的搁架、倾斜多孔的托盘使得干燥箱内所有物料在干燥过程都是直接与干燥箱进口的干热空气接触,不会存在加热不均匀的现象,从而解决物料加热不均匀的问题。并且无运动部件,结构简单。
(2)充分利用干燥过程中物料中挥发的水分,可以给系统自供水,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节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筑大学,未经山东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15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