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处理用废渣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1523.2 | 申请日: | 202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9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丽 |
主分类号: | C02F11/122 | 分类号: | C02F11/122;C02F11/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3613 吉林省延边朝鲜***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废渣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废渣处理装置,包括板框压滤机主体以及处理仓,所述处理仓设置于板框压滤机主体的出料端一侧且位于板框压滤机主体的出料端下方,所述处理仓内设置有冲击式破碎机构,所述处理仓下方设置有控温加热机构,所述控温加热机构的一端设置有定量装载机构,本发明将污水经处理后的污泥导入到板框压滤机主体进行压滤处理,压滤处理后产生的泥饼利用冲击式破碎机构对将泥饼击碎,并使得块状泥饼进入到控温加热机构内,进行烘干处理,烘干后的泥块进一步的进入到定量装载机构内,对干燥的泥块进行进一步粉碎后,定量出料,可以直接进行二次利用,且转运以及存储作业方便,可实现整个污水废渣处理的自动化连续作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污水处理用废渣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据统计,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已建有两千多座,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已达到每天1.22亿吨,但是污水厂的建设及运行伴随产生了大量剩余污泥,一般来说,市政污泥经脱水后,尚有75%~85%的含水率,且易腐败发臭,所以需对污泥进行干化处理,污泥处理先要进行浓缩机械压干,使污泥无害化、减量化,含水率90%以上的流状污泥经过压滤机压干后,能够形成泥饼,不同厂家的污泥处理设备性能不样,处理后泥饼含水率大概在30%-60%之间,泥饼含水率达到40%以下,就符合我国污泥焚烧处置的标准,可以与煤以定比例混合,作为燃料燃烧,为国家电网供电或者供暖使用,另外,也可以与其他物料混合,用来制砖、制水泥等建筑原料,由此可见,污泥过滤后形成的干状泥饼,其实是种资源产品,然而现有技术中,对污泥进行干化处理的设备主要为板框压滤机,但板框压滤机干化后的污泥泥饼的水分仍相对较高,无法直接进行二次利用,且块状的湿度较大的泥饼转运以及存储操作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污水处理用废渣处理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污水处理用废渣处理装置,包括板框压滤机主体以及处理仓,所述处理仓设置于板框压滤机主体的出料端一侧且位于板框压滤机主体的出料端下方,所述处理仓内设置有冲击式破碎机构,所述处理仓下方设置有控温加热机构,所述控温加热机构的一端设置有定量装载机构;
所述冲击式破碎机构包括:冲击破碎结构以及震动导料结构,所述冲击破碎结构设置于处理仓上且一端伸入到处理仓内,所述震动导料结构设置于处理仓的下端上;
所述控温加热机构包括:皮带输送机、防护罩、控温调节结构以及定位翻耙组件,所述皮带输送机设置于处理仓的下端位置上,所述防护罩扣装于皮带输送机上,所述控温调节结构设置于防护罩内侧壁面上,所述防护罩的上端开设有排气口,所述定位翻耙组件设置于防护罩内且一端伸入到皮带输送机一侧;
所述定量装载机构包括:导料槽、对辊式粉碎机、集料槽以及定量装载结构,所述导料槽设置于皮带输送机的排料端一侧,所述对辊式粉碎机设置于导料槽下端上,所述集料槽设置于对辊式粉碎机的下端上,所述定量装载结构设置于集料槽的下端开口位置上。
所述控温调节结构包括:安装槽、电热板以及控温调节组件,所述安装槽设置于防护罩的内侧壁面上,所述电热板设置于安装槽内,所述控温调节组件设置于防护罩的外侧壁面上且一端伸入到防护罩内。
所述控温调节组件包括:安装座、温度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模块,所述安装座设置于防护罩的外侧壁面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防护罩内侧壁面上,所述控制器模块设置于安装座上且与温度传感器以及电热板相连接。
所述定位翻耙组件包括:连接座、支杆以及耙头,所述连接座设置于防护罩的内侧壁面上,所述支杆的一端与连接座相连接、另一端伸入到皮带输送机上方,所述耙头设置于支杆的下侧壁面上。
所述定位翻耙组件采用多组交错式布置,所述耙头上的耙齿呈弧形结构且弧度与皮带输送机的皮带面相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丽,未经张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15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