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集流体及锂离子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201367.X | 申请日: | 2021-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10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爱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蜻蜓实验室(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66 | 分类号: | H01M4/66;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锐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6 | 代理人: | 黄海霞 |
| 地址: | 518001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流体 锂离子电池 | ||
1.一种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层复合层和拼接固定层,所述两层复合层分别为含碳材料的导电层,及含带孔的非金属材料的载体层,所述载体层上设置若干孔洞;所述孔洞用于形成导通结构,以使两个导电层之间离子的导通;所述导电层和所述载体层连接,所述导电层和所述载体层的边缘通过所述拼接固定层进行拼接和固定;拼接固定层与导电层连接;所述拼接固定层用于输出电流;所述导电层为多个相互独立的子导电层的组合;所述载体层为一个或多个相互独立的子载体层的组合;所述载体层和所述导电层通过真空电镀或电解电镀或复合粘贴复合连接;所述非金属材料为聚酯、聚丙烯、聚酰胺、聚酰亚胺、聚乙烯、聚氧化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四氟乙烯、聚乙烯醇或无纺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使所述载体层的孔隙率为3%-9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材料在所述碳材料对应的所述导电层上的重量比大于3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材料占所述非金属材料对应的所述载体层的重量比大于3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的厚度为0.1-20um,所述载体层的厚度为0.1-50u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固定层的一端插设于所述导电层与所述载体层边缘之间的缝隙内,所述拼接固定层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与所述导电层和所述载体层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固定层的底面与所述导电层和所述载体层边缘的顶面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固定层的底面与所述载体层的边缘顶面连接,所述拼接固定层的侧面与所述导电层的侧面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固定层包括金属箔,所述拼接固定层为一个或多个相互独立的所述金属箔的组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材料为石墨、碳纳米管、石墨烯、炭黑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复合;
所述金属箔为金、钨、铂、铁、钴、镍、镁、锌、铝、钛、铬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复合。
11.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电芯,所述电芯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电芯包括正极、负极及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之间的隔离膜;所述正极和负极均包括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集流体。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还包括正极活性物质,所述正极上的所述复合集流体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接触,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括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镍钴锰酸锂、镍锰尖晶石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还包括负极活性物质,所述负极上的所述复合集流体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接触,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包括天然石墨、人造石墨、中间相碳微球、钛酸锂、硅或硅碳合金、锡合金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蜻蜓实验室(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蜻蜓实验室(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136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