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语音识别场景下的通信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01275.1 | 申请日: | 202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21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阳;毛鑫;陈睿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5/22 | 分类号: | G10L15/22;G10L15/26;G10L15/30;H04L67/141;H04L67/143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王达佐;马晓亚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语音 识别 场景 通信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语音识别场景下的通信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和包括语音识别的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响应于与第一终端建立了通信连接,接收第二终端对服务端的语音识别结果的订阅,其中,第二终端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订阅的语音识别结果是第一终端通过通信连接传输的语音的语音识别结果;响应于接收到第一终端上传的语音,确定该语音的语音识别结果,并将该语音识别结果发送给第二终端;响应于获得语音识别结束指令,断开通信连接。本申请中的终端可以订阅服务端通过通信连接接收的语音的语音识别结果,从而实现服务端向对语音识别结果有需求的终端及时主动地推送语音识别结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通信和包括语音识别的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语音识别场景下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语音识别是以语音为研究对象,通过语音信号处理和模式识别让机器自动识别和理解人类的语音。
在语音识别的现有技术中,语音识别技术就是让机器通过识别和理解过程把语音信号转变为相应的文本或命令的技术。语音识别方法主要是模式匹配法。在训练阶段,用户将词汇表中的每个词依次说一遍,并且将其特征矢量作为模板存入模板库。在识别阶段,将输入语音的特征矢量依次与模板库中的每个模板进行相似度比较,将相似度最高者作为识别结果输出。
发明内容
提供了一种语音识别场景下的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语音识别场景下的通信方法,用于服务端,包括:响应于与第一终端建立了通信连接,接收第二终端对服务端的语音识别结果的订阅,其中,第二终端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订阅的语音识别结果是第一终端通过通信连接传输的语音的语音识别结果;响应于接收到第一终端上传的语音,确定该语音的语音识别结果,并将该语音识别结果发送给第二终端;响应于获得语音识别结束指令,断开通信连接。
根据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语音识别场景下的通信方法,用于第二终端,方法包括:响应于服务端与第一终端建立了通信连接,向服务端订阅服务端的语音识别结果,其中,第二终端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订阅的语音识别结果针对第一终端通过通信连接上传的语音;接收服务端对第一终端上传的语音所确定的语音识别结果,其中,服务端响应于获得语音识别结束指令,断开通信连接。
根据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语音识别场景下的通信装置,用于服务端,包括:接收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与第一终端建立了通信连接,接收第二终端对服务端的语音识别结果的订阅,其中,第二终端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订阅的语音识别结果是第一终端通过通信连接传输的语音的语音识别结果;确定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接收到第一终端上传的语音,确定该语音的语音识别结果,并将该语音识别结果发送给第二终端;断开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获得语音识别结束指令,断开通信连接。
根据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语音识别场景下的通信装置,用于第二终端,装置包括:订阅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服务端与第一终端建立了通信连接,向服务端订阅服务端的语音识别结果,其中,第二终端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订阅的语音识别结果针对第一终端通过通信连接上传的语音;结果接收单元,被配置成接收服务端对第一终端上传的语音所确定的语音识别结果,其中,服务端响应于获得语音识别结束指令,断开通信连接。
根据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语音识别场景下的通信方法中任一实施例的方法。
根据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根据语音识别场景下的通信方法中任一实施例的方法。
根据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语音识别场景下的通信方法中任一实施例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12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