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薯类农产品用的清洗沥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01130.1 | 申请日: | 202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50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涛;王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颐晟泰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7/04 | 分类号: | F26B17/04;F26B21/00;F26B25/00;F26B25/04;F26B25/12;F26B2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尹立 |
地址: | 266105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薯类 农产品 清洗 沥水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薯类农产品用的清洗沥水装置,包括清洗单元、沥水单元及烘干单元;清洗单元包括粗洗组件和细洗组件,粗洗组件包括粗洗箱,粗洗箱内倾斜设有微振滤网,微振滤网的上方形成粗洗空间,下方形成沉淀空间,粗洗箱的顶部且靠近微振滤网高点设有投料口,粗洗空间的侧壁且位于微振滤网低点设有第一出料口,微振滤网低点设有第一输料螺旋杆;细洗组件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一输料管,第一输料管下端与第一出料口连通,第一输料管内的中心设有第二输料螺旋杆,第一输料管内围绕第二输料螺旋杆设有多个清洗滚刷,第一输料管上端的上部侧壁设有喷头,第一输料管上端的下部侧壁设有卸料口。上述清洗沥水装置清洗效率高、且不易损伤薯类农作物表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用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薯类农产品用的清洗沥水装置。
背景技术
薯类农产品又称根茎类农产品,主要包括甘薯、马铃薯、山药、芋类等,薯类农产品通常生长在田地里,将薯类农产品从田地中收获,经初步除杂后,薯类农产品表皮仍然带有许多泥土,这样的薯类农产品既不能满足商品的要求,也不利于马铃薯后期贮藏和运输,因此,除泥是薯类农产品流入市场的第一道程序。
目前,使用较多的是杆条升运链式土薯分离机构、筛式土薯分离机构以及弧形拨齿式土薯分离机构,但这些机具还是存在一些不足:1、薯类农产品表皮泥土不能全部清除干净,特别是芽眼坑凹处的泥土不能被清除;2、薯类农产品表皮易受损伤,不利于薯类农产品后期贮藏;3、清洗效率低下,而且费时费力,往往无法使大量的薯类农产品高速清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薯类农产品用的清洗沥水装置,以解决现有薯类农产品清洗效率低、清洗不干净、易脱皮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薯类农产品用的清洗沥水装置,包括清洗单元、沥水单元以及烘干单元;
所述清洗单元包括粗洗组件和细洗组件,所述粗洗组件包括粗洗箱,所述粗洗箱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粗洗箱内倾斜设有微振滤网,所述微振滤网的上方形成粗洗空间,所述微振滤网的下方形成沉淀空间,所述粗洗箱的顶部且靠近微振滤网高点设有向粗洗空间内投放薯类农产品的投料口,所述粗洗空间的侧壁且位于微振滤网低点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微振滤网低点装设有向第一出料口输料的第一输料螺旋杆;所述细洗组件包括与第一出料口一一对应且倾斜设置的第一输料管,每根所述第一输料管的下端均对应与一第一出料口连通,所述第一输料管内的中心装设有第二输料螺旋杆,所述第一输料管内围绕第二输料螺旋杆设置有多个清洗滚刷,所述第一输料管上端的上部侧壁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装设有向第一输料管内喷水的喷头,所述第一输料管上端的下部侧壁设有卸料口;
所述沥水单元包括沥水箱体,所述沥水箱体内倾斜设有沥水网,所述沥水网的上方形成沥水空间,所述沥水网的下部形成临储空间,所述沥水箱体的上部且靠近沥水网的高点设有与第一出料口相连的第二进料口,所述沥水空间的上方设有吹气组件,所述吹气组件用于向沥水空间输送空气,所述沥水空间的侧壁且位于沥水网低点处的位置设有第二出料口;
所述烘干单元包括烘干箱体,所述烘干箱体具有第三进料口和第三出料口,所述第三进料口通过倾斜设置的第二输料管与第二出料口连通,所述第三出料口用于向外输送已清洗且干燥的薯类农产品。
优选地,所述粗洗组件还包括曝气机构,所述曝气机构包括位于粗洗箱上部的曝气机和伸入粗洗空间内多根与曝气机出气孔连通的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的侧壁上均布有曝气孔。
优选地,所述临储空间的底部设有与临储空间连通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末端伸入粗洗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微振滤网包括微振上滤网、微振下滤网以及连接微振上滤网与微振下滤网且均匀分布的伸缩件,所述微振上滤网的单个孔径大于微振下滤网的单个孔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颐晟泰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颐晟泰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11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