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微震监测系统的落石冲击定位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01068.6 | 申请日: | 202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67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远;张鑫春;赵维刚;严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付晓娣 |
地址: | 0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监测 系统 冲击 定位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微震监测系统的落石冲击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震监测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部署于监测环境中的微震传感器组,每个微震传感器组包括至少三个微震传感器,每个微震传感器组对应所述监测环境的一个监测子区域;所述落石冲击定位方法包括:
同步获取各微震传感器采集的微震信号;
提取各微震信号中震动波的初至到时序列;所述震动波由当次落石冲击产生;并基于所述震动波的初至到时序列,确定当次落石冲击发生的监测子区域,将所述当次落石冲击发生的监测子区域作为第一监测子区域;
根据第一监测子区域对应的微震传感器组的微震信号,计算当次落石的时间差位置指纹;所述时间差位置指纹包括所述第一监测子区域对应的各微震传感器之间震动波的初至到时差;
将当次落石的时间差位置指纹输入预先训练好的位置指纹-坐标模型,得到当次落石在第一监测子区域内的冲击位置;其中,所述位置指纹-坐标模型基于监测环境内所有网格格点对应的落石监测样本训练得到,所述落石监测样本包括所述网格格点所在监测子区域对应的时间差位置指纹和该网格格点所在监测子区域对应的位置;
所述基于所述震动波的初至到时序列,确定当次落石冲击发生的监测子区域,包括:
基于所述震动波的初至到时序列的前
所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石冲击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监测子区域对应的微震传感器组的微震信号,计算当次落石的时间差位置指纹,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监测子区域内各微震传感器对应的微震信号,计算所述第一监测子区域内两两微震传感器之间震动波的初至到时差;
将所述第一监测子区域对应的震动波的初至到时差组成的序列作为当次落石的时间差位置指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落石冲击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监测子区域内各微震传感器对应的微震信号,计算所述第一监测子区域内两两微震传感器之间震动波的初至到时差,包括:
基于互相关函数和所述第一监测子区域内各微震传感器对应的微震信号,计算所述第一监测子区域内两两微震传感器之间震动波的初至到时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落石冲击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监测子区域内各微震传感器对应的微震信号,计算所述第一监测子区域内两两微震传感器之间震动波的初至到时差,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监测子区域对应的微震信号中震动波的初至到时序列;
基于所述第一监测子区域对应的微震信号中震动波的初至到时序列,计算所述第一监测子区域内两两微震传感器之间震动波的初至到时差。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落石冲击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得到当次落石在第一监测子区域内的冲击位置之后,所述落石冲击定位方法还包括:
将当次落石的冲击位置编辑为监测报告并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铁道大学,未经石家庄铁道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106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