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化汽车检修前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00527.9 | 申请日: | 202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0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冯彦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鹏龙星徽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工会 |
主分类号: | B21D1/12 | 分类号: | B21D1/12;B21D1/06;B21D3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翔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6 | 代理人: | 李勇 |
地址: | 100021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汽车 检修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化汽车检修前处理系统,其包括,本发明在修复凹陷区域前通过中控处理器凹陷位置的凹陷表面轮廓坐标集合f(x,y,z)确定最佳拉伸角度,在修复凹陷区域时,所述中控处理器根据凹陷位置所在位置的屈服强度确定拉伸力度以及吸附器的加热温度,控制所述机械臂上的吸附器进行拉伸,并划分拉伸阶段,每经过一个拉伸阶段对拉伸方向进行修正,确定最佳的拉伸角度避免因拉伸角度不合适造成凹陷位置的二次变形,同时,根据每一个拉伸阶段对拉伸方向进行修正,消除在拉伸过程中意外形变造成的影响,对拉伸的方向实时进行调整,确保最终的形变恢复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汽车检修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化汽车检修前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人们对汽车的需求的逐渐提升,汽车制造、汽车销售、汽车检测维修等汽车相关的产业也蓬勃发展起来,人们对汽车的需求欲望的提升和汽车的使用量提升,使得汽车检测维修行业越来越红火,其中,汽车外壳的变形,碰撞、凹陷的事故尤为体现,通常,外壳的凹陷位置通过吸盘吸附可使其恢复一定的形变,但是现有技术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技术中,在针对形变较大的凹陷位置时,缺少对凹陷位置的三维分析及其相关的快速算法,并且,未对凹陷位置进行分析确定最佳拉伸位置;
2、现有技术中,未针对凹陷位置的拉伸过程划分拉伸阶段,对每一个拉伸阶段的拉伸效果进行评估并修正以保证最终变形恢复效果的方法;
3、现有技术中,未考虑材料的弯曲应力,结合最佳拉伸方向以保证凹陷恢复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未有针对外壳出现形变较大的凹陷位置时对凹陷位置恢复的相关快速算法,未针对凹陷位置的拉伸过程划分拉伸阶段,对每一个拉伸阶段的拉伸效果进行评估并修正以保证最终变形恢复效果的方法;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化汽车检修前处理系统,其包括:
机械臂,其自由端设置有吸附器以及3D扫描仪,所述吸附器上设置有吸附盘,其用以吸附至汽车凹陷位置,并对凹陷位置进行加热,所述3D扫描仪用以扫描汽车凹陷位置;
中控处理器,其与所述机械臂、吸附器以及3D扫描仪相连接,其用以控制所述机械臂的动作,控制吸附器的加热温度,控制所述3D扫描仪对凹陷位置进行扫描;
在修复凹陷区域前,所述中控处理器通过所述3D扫描仪建立凹陷位置的凹陷表面轮廓坐标集合f(x,y,z)确定最佳拉伸角度,其中,所述中控处理器确定所述凹陷位置的最深凹陷点坐标a0(x,y,z),同时确定所述最深凹陷点坐标a0(x,y,z)处的切平面以及切平面法线单位向量,将所述切平面法线作为主路径,根据凹陷位置的凹陷表面形状对主路径方向进行修正,修正时,通过建立若干二维平面,在二维平面内创建凹陷表面轮廓坐标曲线f(x,y),并计算斜率对照参数G判定所述二维平面的凹陷位置表面轮廓是否发生过度拉伸,对于发生过度拉伸的二维平面计算法线单位向量形成法线单位向量矩阵A(A1,A2...An),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法线单位向量矩阵A(A1,A2...An)中的元素与所述切平面法线进行向量求和,将向量求和结果作为最佳拉伸方向Q(x,y,z);
在修复凹陷区域时,所述中控处理器根据凹陷位置所在位置的屈服强度确定拉伸力度以及吸附器的加热温度,控制所述机械臂上的吸附器进行拉伸,并实时对方向进行修正,其过程包括,
步骤一、所述中控处理器根据凹陷位置的凹陷深度,将拉伸阶段划分为若干拉伸阶段;
步骤二、所述中控处理器控制机械臂上的吸附器进行拉伸,当拉伸距离经过一个拉伸阶段后,所述中控处理器对拉伸效果进行评估,调整机械臂的拉伸角度以及吸附器的加热温度;
步骤三、每到达一个拉伸阶段,中控处理器对上一阶段的拉伸效果进行评估,调整机械臂的拉伸角度和吸附器的加热温度,直至拉伸距离达到预设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鹏龙星徽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工会,未经北京鹏龙星徽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工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05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