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00438.4 | 申请日: | 202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45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胡吉锋;李海元;甘化新;马宁;曹锋;张振华;刘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宏申工业智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52 | 分类号: | B65G47/5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任志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罗租社区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装置 | ||
1.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
用于移入空的工装板的入料机构(3);
用于放置空的工装板的出料机构(4);出料机构(4)为两组,并位于入料机构(3)的两侧,入料机构(3)低于出料机构(4)的高度;
用于将空的工装板移动至出料机构(4)的移动机构(2),其中空的工装板先移动至入料机构(3)处,通过移动机构(2),将空的工装板移动至出料机构(4),随后上料机构(6)将产品放入工装板处,放置完产品后通过出料机构(4)驱动工装板朝生产线下游方向移动;
所述机架(1)连接有便于将产品放入工装板上的上料机构(6),所述上料机构(6)包括将产品夹持的夹持件(61)、带动夹持件(61)竖向移动的竖向组件(62)、带动夹持件(61)沿产品生产方向移动的第一平移件(63)及带动夹持件(61)沿水平且垂直于产品生产运输方向移动的第二平移件(64);
所述入料机构(3)包括作为动力源的入料驱动件(31)及带动工装板移动的第二运输组件(32),所述第二运输组件(32)包括转动连接于机架(1)的第二主动轮(321)、第二从动轮(322)及第二同步带(323),所述第二同步带(323)将第二主动轮(321)及第二从动轮(322)套合,所述第二同步带(323)长度方向与产品生产运输方向平行;所述出料机构(4)设置有两组以上,并分别位于入料机构(3)两侧,所述出料机构(4)结构与入料机构(3)结构相同;
所述移动机构(2)包括用于将工装板抬起的顶升组件(21)、用于驱动顶升组件(21)移动的横移驱动件(23)及用于带动顶升组件(21)从入料机构(3)移动至出料机构(4)的第一运输组件(22),所述顶升组件(21)连接于第一运输组件(22),所述入料机构(3)与出料机构(4)平行,所述第一运输组件(22)带动顶升组件(21)移动方向垂直于入料机构(3)长度方向;所述顶升组件(21)包括连接于第一运输组件(22)的滑移板(212)及设置于滑移板(212)上的顶升件(211),所述顶升件(211)上连接有若干与工装板预设的定位孔配合的定位块(2131);所述机架(1)滑移连接有若干承载件(15),所述出料机构(4)位于承载件(15)上,所述机架(1)连接有驱动出料机构(4)竖向移动的升降机构(5),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固定于机架(1)的升降驱动件(51)及与承载件(15)螺纹连接的螺纹杆(52),所述螺纹杆(52)呈竖直设置,所述升降驱动件(51)驱动螺纹杆(52)转动;
工装板移动至入料机构(3)后,顶升件(211)驱动定位块(2131)朝上移动,并插入所述工装板预设的定位孔内,随后将工装板抬起,此时出料机构(4)在升降机构(5)作用下朝下移动,第一运输组件(22)带动工装板移动至出料机构(4)上方,并在顶升组件(21)作用下工装板朝下移动,并位于出料机构(4)上,随后在升降机构(5)作用下,出料机构(4)上升至初始高度,从而降低顶升组件(21)需要抬起工装板的高度;
空的工装板从下游移动至入料机构(3)的第二同步带(323)上,随后在横移驱动件(23)的驱动下,第一运输组件(22)带动顶升组件(21)移动至空的工装板下方,然后顶升气缸的活塞杆升起时,定位块(2131)插入空的工装板预设的定位孔内,并将空的工装板抬起;接着驱动电机驱动螺纹杆(52)转动,并带动出料机构(4)朝下移动,随后第一运输组件(22)带动空的工装板移动至出料机构(4)上方,然后升降机构(5)驱动出料机构(4)上升,使第三同步带(423)抵接于空的工装板,并抬起空的工装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移件(63)包括起动力源作用的第一电机(631)、固定于第一电机(631)输出轴的第一齿轮(632)及平行于产品生产运输方向的第一齿条(633),所述第一齿条(633)连接于机架(1)并与第一齿轮(632)啮合,所述竖向组件(62)包括气动力源作用的第二电机(621)、固定于第二电机(621)输出轴的第二齿轮(622)及呈竖直设置的第二齿条(623),所述第二齿轮(622)与第二齿条(623)啮合,所述第一齿轮(632)、第二齿轮(622)、第一齿条(633)及第二齿条(623)的齿均呈倾斜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宏申工业智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宏申工业智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043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