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安全系统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97725.4 | 申请日: | 202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6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0136 | 分类号: | B60R21/0136;B60R21/231;B60R21/26;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许振新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安全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安全系统及车辆。系统包括:碰撞传感器、电子控制装置、气体发生器以及包裹式安全气囊。碰撞传感器对车辆进行碰撞检测,将碰撞检测结果发送至电子控制装置。电子控制装置在碰撞检测结果指示车辆发生碰撞时,向气体发生器发送充气信号。气体发生器响应充气信号,以对包裹式安全气囊进行充气。包裹式安全气囊设置在车辆座椅处,在充气状态下将车辆座椅对应的乘客进行包裹。本发明配置的包裹式安全气囊可以将乘客进行包裹,避免车辆碰撞过程中乘客发生晃动、位移,造成伤害,特别是在乘客未系安全带和车辆发生翻滚的场景中,保护效果更加突出。此外,包裹式安全气囊并不需要设置多个,因此方案的成本较低,具有更高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文件涉及车辆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安全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安全意识的提高,安全气囊也越来越普及。目前车辆的安全气囊设置在乘客与车内结构可能生接触的位置,以避免撞击所带来的伤害。普遍情况下,需要在方向盘、车窗、中控台面、驾驶舱底部等多个位置配置安全气囊,才能达到较佳的安全效果。即便这样,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当车辆发生碰撞后,乘客会剧烈晃动甚至位移,还是会发生很多无法意料的碰撞;对于年龄较小的乘客,传统的安全气囊并不一定起到保护作用,甚至因为安全气囊的冲击造成伤害;通过堆安全气囊数量会大大增加造车成本,导致低价位车辆难以配置,高价位车辆又影响消费者购车欲望。
为此,当前亟需一种成本更小、安全性能更高的安全气囊保护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安全系统及车辆,能够在降低车辆制造成本的同时,为乘客提供安全性能更高的保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安全系统,包括:
碰撞传感器、电子控制装置、气体发生器以及包裹式安全气囊;
所述碰撞传感器对车辆进行碰撞检测,并将碰撞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电子控制装置;
所述电子控制装置用于在接收到的碰撞检测结果指示车辆发生碰撞时,向所述气体发生器发送充气信号;
所述气体发生器用于响应所述充气信号,产生气体以对所述包裹式安全气囊进行充气;
所述包裹式安全气囊设置在车辆座椅处,用于在充气状态下将所述车辆座椅对应的乘客进行包裹。
可选地,所述包裹式安全气囊设置有电子排气阀;所述车辆安全系统还包括:陀螺仪传感器,用于对车辆进行晃动检测,并将晃动检测结果返送给所述电子控制装置;所述电子控制装置还用于若接收到的晃动检测结果指示车辆碰撞后停止晃动,则向所述包裹式安全气囊的电子排气阀发送排气信号,使得所述电子排气阀对所述包裹式安全气囊进行排气,以使所述包裹式安全气囊松开包裹。
可选地,所述包裹式安全气囊包括:于包裹乘客腿部的第一安全气囊,设置于所述车辆座椅的坐垫处;用于包裹乘客躯干和/或头部的第二安全气囊,设置于所述车辆座椅的靠背处。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全气囊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车辆座椅的坐垫处两侧,并在充气过程中,在车辆座椅的正面沿另一侧延伸,以对所述车辆座椅的乘客形成包裹。
可选地,所述第二安全气囊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车辆座椅的靠背处两侧,并在充气过程中,在车辆座椅的正面沿另一侧延伸,以对所述车辆座椅的乘客形成包裹。
可选地,所述气体发生器为两个,一个设置在所述车辆座椅的坐垫处,用于对所述第一安全气囊充气,另一个设置在所述车辆座椅的靠背处,用于对所述第二安全气囊充气。
可选地,所述碰撞传感器为多个,分散设置在车辆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77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