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公路路堑渗水边坡的防护体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97100.8 | 申请日: | 202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4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民;王海林;宁蟠龙;张瑢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1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刘红阳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公路 渗水 防护 | ||
本发明涉及公路边坡防护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公路路堑渗水边坡的防护体。解决了现有防护体稳定性差和安全性能差的问题。包括石笼和填充于石笼内的石料,所述石笼为可拼接结构,由若干网片通过拼装螺旋箍拼接而成长方体结构,在石笼内填充石料后,石笼呈阶梯式交接放置于砂砾垫层,形成防护体。本装置通过采用可拼接式的石笼结构,在石笼内填充石料,具有一定的支挡、抗滑、防冲刷作用,可以承受苛刻环境和气候条件的破坏,并具有与工程环境相融、提升景观效果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路边坡防护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公路路堑渗水边坡的防护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生态铁路”、“低碳公路”和“绿色机场”已成为工程建设的趋势,也对技术创新、环境保护和地灾防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新型结构在国内目前主要应用于河道护岸,例如黄石长江干堤及长江下荆河段、桂林至杨朔的漓江护岸段,重庆奉节宝塔坪滑坡处治工程的涉河路段均采用了石笼挡墙的结构形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在道路的路基支护工程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如巫十路及城岚路的路基支护,川藏公路的路基支护等。
在国内石笼用于公路边坡的支挡与防护还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在道路工程中虽然有少数成功案例工程,但国内包括国际上对这种支挡防护型式的钢筋网防腐技术还存在不足,使得石笼耐久性变差,使用不长时间便出现铁丝生锈、格宾网破裂、石块滑落等问题,不仅影响路容美观,更无法保证路堑边坡的稳定性。
另外,传统的石笼防护技术现场施工工艺较为简单低级,主要靠工人现场手动组装钢筋网,搬运石块,费时耗力,且往往造成钢筋网不规整,石笼叠装偏差等细节上的问题,给后期工程实体的防护与支挡作用埋下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公路路堑渗水边坡的防护体,有效的解决了现有防护体稳定性差和安全性能差的问题,本装置通过采用可拼接式的石笼结构,在石笼内填充石料,具有一定的支挡、抗滑、防冲刷作用,可以承受苛刻环境和气候条件的破坏,并具有与工程环境相融、提升景观效果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用于公路路堑渗水边坡的防护体,包括石笼1和填充于石笼1内的石料2,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笼1为可拼接结构,由若干网片通过拼装螺旋箍10拼接而成长方体结构,在石笼1内填充石料后,石笼1呈阶梯式交接放置于砂砾垫层5,形成防护体。
所述砂砾垫层5上包裹有透水土工布4。
所述防护体最底层的石笼1边沿固定有缘石3。
所述石笼1底部放置有伸出石笼1底部的铆钉11。
所述石笼1由第一网片6、第二网片7和第三网片8组成,若干第二网片7通过拼装螺旋箍10安装呈长方体第一组对应两面,通过两个第一网片6组成长方体第二组对应两面,通过两个第三网片8组成长方体第三组对应两面。
所述第二网片7的交界处安装有吊装加强箍9。
所述缘石3上设置有透水孔30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装置采用可拼接式的石笼结构,可在现场安装,运输体积小,便于运输。
2)本装置采用钢筋石笼结构,将符合粒径要求的石料填入石笼中,具有一定的支挡、抗滑、防冲刷作用,可以承受苛刻环境和气候条件的破坏,并具有与工程环境相融、提升景观效果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石笼结构示意图;
图3是吊装加强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拼装螺旋箍结构示意图;
图5是铆钉结构示意图;
图6是缘石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71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