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97047.1 | 申请日: | 202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34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侯向理;涂序国;袁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高成绿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1004 | 分类号: | H01M8/1004;H01M4/86;H01M4/8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3 | 代理人: | 陶柳涛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电池 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电极包括质子交换膜、分别涂敷在质子交换膜两侧的阴极催化层和阳极催化层、覆盖在所述阴极催化层和阳极催化层外侧的扩散层,其中,所述阴极催化层和阳极催化层包括催化剂以及全氟磺酸树脂,所述全氟磺酸树脂包括长侧链树脂、中长侧链树脂和短侧链树脂;
当燃料电池运行时的进气相对湿度小于30%时,所述阴极催化层中的全氟磺酸树脂为短侧链树脂或中长侧链树脂,所述阳极催化层中的全氟磺酸树脂为中长侧链树脂或长侧链树脂;且阴极催化层和阳极催化层中的全氟磺酸树脂种类不同;
当燃料电池运行时的相对湿度为30%~70%时,所述阴极催化层中的全氟磺酸树脂为短侧链树脂或中长侧链树脂或长侧链树脂,所述阳极催化层中的全氟磺酸树脂为短侧链树脂或中长侧链树脂或长侧链树脂;且阴极催化层和阳极催化层中的全氟磺酸树脂种类不同;
当燃料电池运行时的相对湿度大于70%时,所述阴极催化层中的全氟磺酸树脂为中长侧链树脂或长侧链树脂,所述阳极催化层中的全氟磺酸树脂为短侧链树脂或中长侧链树脂;且阴极催化层和阳极催化层中的全氟磺酸树脂种类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膜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长侧链树脂的侧链分子结构为-OCF2CF(CF3)OCF2CF2SO3H;
所述中长侧链树脂的侧链分子结构为-OCF2CF2CF2CF2SO3H;
所述短侧链树脂的侧链分子结构为-OCF2CF2SO3H。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膜电极,其特征在于,当燃料电池运行时的相对湿度小于30%时,所述扩散层的厚度为0.20-0.30mm,接触角大于120°;
当燃料电池运行时的相对湿度为30%~70%时,所述扩散层的厚度为0.18-0.25mm,接触角大于130°;
当燃料电池运行时的相对湿度大于70%时,所述扩散层的厚度为0.14-0.20mm,接触角大于15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膜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包括铂黑、碳载铂或碳载铂合金,且所述阳极催化层中铂载量为0.03~0.5mg/cm2,所述阴极催化层中铂载量为0.1~2mg/cm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电池膜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和全氟磺酸树脂的质量比为(1~5):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膜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质子交换膜为全氟磺酸树脂复合膜,所述质子交换膜的厚度为5-200um。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取催化剂、全氟磺酸树脂、水以及有机溶剂混合,经超声、乳化均质分散后,制成阴极催化剂浆料和阳极催化剂浆料;
(2)将阴极催化剂浆料和阳极催化剂浆料分别喷涂在质子交换膜的两侧表面,形成阴极催化层和阳极催化层;
(3)通过热压在阴极催化层和阳极催化层外侧覆盖扩散层,得到所述燃料电池膜电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包括乙醇、异丙醇、正丙醇、正丁醇、异丁醇、叔丁醇、乙二醇、丙三醇、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有机溶剂与水的比例为(0.5-5):1。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温度为120~200℃,热压时间为10~300s,热压压力为0.2~5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高成绿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高成绿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704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像素注意力机制胶囊网络模型的声学事件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球泡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