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亚热带丘陵平原区混播牧草地建植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97005.8 | 申请日: | 202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7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张鹤山;刘洋;田宏;熊军波;陆姣云;陈明新;熊琪;杨前平;李晓锋;陶虎;索效军;张年;张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0/00 | 分类号: | A01G20/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易贤卫 |
地址: | 430064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亚热带 丘陵 平原 区混播 牧草地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热带丘陵平原区混播牧草地建植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针对在亚热带丘陵平原区进行牧草混播时,白三叶群落会成为单一的优势群落,导致草种比例失调的问题,按草种的生态型和生长习性进行了分组,将白三叶、红三叶、鸭茅、多年生黑麦草和狗牙根共5个牧草草种分为“狗牙根组”、“白三叶组”和“鸭茅+多年生黑麦草+红三叶组”3组,分别播种至播种地的3个播种带中,且每3个播种带为一个带组,从而将播种地分为了多个连续的带组,使5种牧草在播种地分别独立生长而不会相互侵占或影响,从而维持了牧草草种比例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并通过调节各草种的播种量和种植面积,确保了豆科和禾本科牧草比例协调,营养更全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牧草地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亚热带丘陵平原区混播牧草地建植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混播放牧草地是进行草食家畜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料,相比于单播草地,其豆科和禾本科草种的组合可以为家畜提供更为全面的营养需求。在中国北方温带地区,混播放牧草地多选择具有相似生态适应性的草种进行混合播种,这些草种具有相近的生长周期,在生长期内可以为家畜提供优质的饲草原料。但在亚热带及长江流域丘陵平原区,其夏季炎热,冬季冷凉,使得夏季适宜暖性草种如狗牙根、牛鞭草等草种生长,而一些优良的温性草种如白三叶、红三叶、鸭茅、多年生黑麦草等在夏季存在休眠现象,在冬季的生长规律则恰好相反。
为了获得持续的饲草供应,人们将暖性草种和温性草种混合播种,最常见的是“狗牙根+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红三叶+鸭茅”的草种组合,即按传统混播方式将多个草种混合后进行撒播,其优点是既保持了饲草生产的持续性,也兼顾了豆科和禾本科饲草的营养全面性,这种混播方式适宜在亚热带中高山温凉地区推广,然而在丘陵平原区,则会出现白三叶群落成为单一的优势群落的草地植被状况,造成草种比例不协调,饲草营养不全面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狗牙根和白三叶均为根茎型匍匐生长,每个草种都能形成稳定的单一群落,但是在丘陵平原区,雨热充沛,白三叶的覆盖能力和侵占能力比狗牙根更强,加之春季白三叶返青早,而狗牙根仍在休眠期,因此此类混播草地在第2或第3年的时候草种比例会发生显著变化,草地植被主要被白三叶所覆盖,而狗牙根草种零星分布,最终导致混播草地变为单一草种生长,造成草种比例失调,饲草营养不全面,饲草生产的持续性被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针对现有的混播牧草地建植方法在亚热带丘陵平原区会导致牧草比例不稳定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亚热带丘陵平原区混播牧草地建植方法和应用,通过将5种牧草分为三组,分别播种至播种地的3个播种带中,每3个播种带为一组带组,从而将播种地分为了多个连续的带组,使5种牧草分别独立生长而不会相互侵占或影响,维持了草种比例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并调节各草种的播种量和种植面积,确保豆科和禾本科牧草比例协调,营养更全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亚热带丘陵平原区混播牧草地建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白三叶、红三叶、鸭茅、多年生黑麦草和狗牙根共5个牧草草种分为3组,分别为“狗牙根组”、“白三叶组”和“鸭茅+多年生黑麦草+红三叶组”;
步骤2、将播种地等分为多个带组,每个带组中包含3个播种带,每个播种带的长度相同,宽度为30-100cm;
步骤3、每个带组中的3个播种带分别播种步骤1所述的“狗牙根组”、“白三叶组”和“鸭茅+多年生黑麦草+红三叶组”;
步骤4、播种后进行草种培养,至牧草完全覆盖地面后即可用于放牧。
进一步的,步骤3的3个播种带中“狗牙根组”、“白三叶组”和“鸭茅+多年生黑麦草+红三叶组”的播种面积比为3:2:5。
进一步的,“狗牙根组”播种带的宽度为60cm,“白三叶组”播种带的宽度为40cm,“鸭茅+多年生黑麦草+红三叶组”播种带的宽度为10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未经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70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咖啡快速育苗方法
- 下一篇:具有防堵设计的肝胆引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