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5G的互感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96776.5 | 申请日: | 2021-0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5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 发明(设计)人: | 徐振德;徐心月;蒋大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星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27/40 | 分类号: | H01F27/40;H01F27/02;H01F27/29 |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权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43 | 代理人: | 陈强 |
| 地址: | 21443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互感器 | ||
本发明一种基于5G的互感器,所述互感器包含有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下壳体(2)的底部连接有一5G通讯盒(6),所述5G通讯盒(6)的中部内壁上设置有安装环(6.2),线路板(103)的四周搁置在安装环(6.2)上,所述线路板(103)上安装有处理器、信号处理电路、电源模块和5G通讯模块,信号处理电路和5G通讯模块均与处理器相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与处理器、信号处理电路和5G通讯模块相连供电,所述5G通讯模块通过导电连接件与穿插在5G通讯盒(6)壳壁上的天线(8)相连接;本发明一种基于5G的互感器,其能够实现自联网功能,实施信号联网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互感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5G技术应用的互感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5G技术的推广应用,其越来越深入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电力技术等领域,随着国家电网泛在物联网的推广,对互感器的联网要求越来越高;如今常规的互感器的组网方式为,通过接线端子连接至联网设备引出互感器的监测信号,该方式需要额外配备联网设备进行连接才能进行5G联网实现万物互联,但是对于一些缺乏联网设备的场合,就无法有效的实现互感器的联网;为此,亟需一种能够实现自身联网的互感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基于5G的互感器,其能够实现自联网功能,实施监测信号联网传输。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5G的互感器,所述互感器包含有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一端相铰接,另一端通过卡扣活动连接,所述下壳体内的引出线经接线端子引出,所述下壳体的底部连接有一5G通讯盒,所述5G通讯盒的中部内壁上设置有安装环,线路板的四周搁置在安装环上,所述线路板上安装有处理器、信号处理电路、电源模块和5G通讯模块,信号处理电路和5G通讯模块均与处理器相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与处理器、信号处理电路和5G通讯模块相连供电,所述5G通讯模块通过导电连接件与穿插在5G通讯盒壳壁上的天线相连接;
所述5G通讯盒的底部安装有电源板和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为环状结构,且蓄电池粘结在5G通讯盒的底部,所述圆形结构的电源板嵌置于环状结构的蓄电池的环孔内;所述电源板上安装有排插座和充放电管理电路;
所述下壳体内的引出线连接至排插,所述排插上的插针向下穿出下壳体,所述排插上的插针固定连接于排插基座上,所述插针包含有自供电插针、信号插针和供电插针,两根自供电插针顶部位于下壳体内的一端连接至下壳体内的线圈引线的两端,信号插针顶部位于下壳体内的一端连接至下壳体内的线圈引线上,供电插针的顶端绝缘包裹于排插基座内;
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多个穿孔,所述排插的插针向下穿过穿孔后插入排插座内;自供电插针上套装有绝缘套,且绝缘套嵌置于穿孔内,自供电插针的底部插入排插座后经由充放电管理电路与蓄电池相连接,信号插针和供电插针分别通过位于穿孔内的弹片与线路板点连接,且信号插针与信号处理电路相电连接,供电插针与电源模块相连接;信号插针的底部插入排插座内后绝缘包裹于排插座的插孔内,供电插针的底部插入排插座内后与充放电管理电路相电连接。
本发明一种基于5G的互感器,所述下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一插置于5G通讯盒顶部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卡接槽;上述排插的排插基座嵌置于连接块内,所述5G通讯盒的顶部内壁上设置有卡环,且卡环嵌置于卡接槽内。
本发明一种基于5G的互感器,所述卡环的环面斜向下设置。
本发明一种基于5G的互感器,所述线路板的四周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在安装环上。
本发明一种基于5G的互感器,所述天线安装于5G通讯盒的底部或侧壁上。
本发明一种基于5G的互感器,所述弹片为C形结构,且弹片的顶部焊接于线路板的焊盘上,弹片的底部嵌入穿孔内,且穿孔内对称设置有两片弹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星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星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67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