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施工用粉尘清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96524.2 | 申请日: | 202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8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江海燕;段赫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L11/00 | 分类号: | A47L11/00;A47L1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李厅 |
地址: | 350202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粉尘 清理 装置 | ||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建筑施工的粉尘问题,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粉尘清理装置,包括通料箱,所述通料箱上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右侧面固定安装有万向杆,所述万向杆外端安装有照明灯,所述连接杆顶端固定连接有握环,所述通料箱上表面接通有通料管,所述通料管与连接杆之间连接有拉绳,所述通料箱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罩,所述通料箱前后两侧面对称安装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内部对称套有滑杆,所述滑杆表面套有第一螺旋弹簧,所述滑杆下端安装有万向轮,所述通料箱右侧面固定安装有通气筒。本发明利用遮挡布的设置,形成伞状结构支撑在窗户位置,利用外界的风力实现对毛坯房内吹风,实现对室内粉尘的收集,更加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粉尘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
尤其是在进行楼宇建设的时候,一般都是逐层进行施工,而此时还没有安装门窗,通风比较大,会将建筑内的粉尘向外吹散,造成环境的污染,在毛坯房内施工的时候,会产生较多的粉尘,而施工队都是一层一层进行施工,施工完一层之后,这一层的灰尘就会通过外界的风力吹向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因此,急需设计一种建筑施工用粉尘清理装置来解决施工时的灰尘清理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粉尘清理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建筑施工用粉尘清理装置,包括通料箱,所述通料箱上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右侧面固定安装有万向杆,所述万向杆外端安装有照明灯,所述连接杆顶端固定连接有握环,所述通料箱上表面接通有通料管,所述通料管与连接杆之间连接有拉绳,所述通料箱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罩,所述通料箱前后两侧面对称安装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内部对称套有滑杆,所述滑杆表面套有第一螺旋弹簧,所述滑杆下端安装有万向轮,所述通料箱右侧面固定安装有通气筒,所述通气筒右端接通有导管,所述导管外套有套环,所述套环与通气筒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套环内部套装有气囊环,所述套环表面固定连接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外端连接有气囊,所述导管另一端连接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下侧面固定安装有握杆,所述连接盘外周均匀开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套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与卡槽之间装有旋转块,所述旋转杆表面外端固定安装有挡块,所述连接盘后面连接有遮挡布。
作为优选,所述滑杆与导向板滑动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通料管为橡胶材料制成且与通料箱相通。
作为优选,所述万向杆为碳素钢材料制成且为竹节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通气筒分别与通料箱和导管相通,导管与遮挡布相通。
作为优选,所述气囊环为环形结构且为橡胶材料制成,通气管分别与气囊环和气囊相通。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块与卡槽之间装有转轴,滑环套在旋转杆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遮挡布的设置,可以遮挡在建筑的门窗位置,利用外界吹的风对室内除尘,更加节约电能,通过气囊和气囊环的配合控制,就便于对导管的通气量进行控制,根据风力的情况实现对导管的控制,通过滑杆与导向板的配合,就便于对连接罩的高低进行控制,从而便于实现对毛坯房内施工时粉尘的清理,通过通料管的设置,具有对灰尘的导向作用,更易实现对灰尘的收集,通过照明灯,便于进行照明,观察室内施工时产生的粉尘情况,这样通过收集,就避免造成大气的污染,更加环保。本发明利用遮挡布的设置,形成伞状结构支撑在窗户位置,利用外界的风力实现对毛坯房内吹风,实现对室内粉尘的收集,更加环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未经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65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