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与过氧化氢发生装置配套使用的氨气发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96004.1 | 申请日: | 202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9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韩世同;习海玲;李战国;赵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1C1/02 | 分类号: | C01C1/02;C01C1/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专利服务中心 11046 | 代理人: | 刘永盛 |
地址: | 10220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氧化氢 发生 装置 配套 使用 氨气 发生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过氧化氢发生装置配套使用的氨气发生器,属于消毒技术领域.该氨气发生器包括进气口、气孔、加热块、氨气发生药剂、连接管道、气体净化吸附剂、三通管道、排空/检测口、出气口、上旋开加料口、氨气发生管、吸收管、强碱性树脂、纳米金属氧化物和下旋开加料口;该发生装置不但能方便有效地实现氨气的发生,并通过与过氧化氢气雾结合,还能促进高亲核基团OOH‑的生成,从而在保留过氧化氢气雾氧化能力的同时,提升其对于农药、有毒工业化学品的亲核能力,实现过氧化氢气雾消毒对象范围的扩展和消毒效率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过氧化氢发生装置配套使用的氨气发生器的制造和使用,属于消毒技术领域,用于与过氧化氢气雾组合使用消除有毒危险化学品(如:农药、有毒工业化学品等)的消毒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管理不善、意外事故、突发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有毒危险化学品(如:农药和有毒工业化学品等)的泄露,已成为公共安全领域的重大威胁之一。而随着这些危险品的泄漏,会造成车辆设施、仪器设备等内部和表面染毒。必须对这些染毒物品进行有效消毒后,才能避免其继续造成危害。
但是目前的消毒方法主要关注于外表面的消毒,对于渗入内部的有毒物质,多采用逐层拆除、逐层消毒的方法,这样无疑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同时也可能给仪器设备带来损伤。
过氧化氢气雾消毒技术是通过将过氧化氢溶液打碎成微米级小液滴形成气雾,借助于过氧化氢的氧化性能和气雾高度的弥散性、穿透性,对在气雾区域内的物件、设备及设施内部进行消毒,从而实现全方位、立体式消毒。但是由于使用的消毒剂只有过氧化氢,而过氧化氢在通常状态下只具有氧化性,对于一些难于氧化的物质,该方法就难以有效消毒,这就造成了该技术的消毒对象较窄。
近来Wargen等人报道,在过氧化氢蒸汽中通入氨气能够使过氧化氢转化为具有高效亲核基团的OOH-,这种基团对于一些耐氧化的有机磷农药等具有很好的消毒能力。
但是上述研究是使用商用氨气气瓶作为氨气源,而使用氨气气瓶存在体积大,需要提前准备等问题,在需要应急处理的有毒有害危险品消毒上,表现出较差的适应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过氧化氢气雾对一些农药、有毒工业化学品消毒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在保留过氧化氢气雾氧化能力的同时,提升其对于农药、有毒工业化学品的亲核能力,从而使过氧化氢气雾更强的适应性。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与过氧化氢发生装置配套使用的氨气发生器包括进气口1、气孔2、加热块3、氨气发生药剂4、连接管道5、气体净化吸附剂6、三通管道7、排空/检测口8、出气口9、上旋开加料口10、氨气发生管11、吸收管12、强碱性树脂13、纳米金属氧化物14、下旋开加料口15;
进气口1与氨气发生管11、连接管道5、吸收管12、三通管道7依次连接,排空/检测口8、出气口9分别与三通管道7相连接;氨气发生管11从下到上分别由带气孔2的加热块3、氨气发生药剂4、上旋开加料口10依次连接;,吸收管12从下到上分别由下旋开加料口15、纳米金属氧化物14、气体净化吸附剂6、强碱性树脂13依次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60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护性强的家电用空燃比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油烟机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