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插入式工具和用于制造插入式工具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195005.4 申请日: 2021-02-19
公开(公告)号: CN113276068A 公开(公告)日: 2021-08-20
发明(设计)人: P·雷东迪 申请(专利权)人: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25D17/02 分类号: B25D17/02;C23C24/10
代理公司: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代理人: 侯鸣慧
地址: 德国斯***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插入 工具 用于 制造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插入式工具,尤其是凿具或钻头,所述插入式工具具有工具头、柄区域和涂层,在所述柄区域中布置有基体,其中,所述基体具有第一硬度,所述涂层具有第二硬度,所述第二硬度大于所述第一硬度。本发明提出,所述涂层具有碳化铬或由碳化铬构成。有利地,由此可以延长所述插入式工具的耐久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入式工具和用于制造插入式工具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插入式工具、尤其是凿具或钻头,其具有工具头、柄区域和涂层,在该柄区域中布置有基体,其中,所述基体具有第一硬度,所述涂层具有第二硬度,所述第二硬度大于所述第一硬度。本发明提出,涂层具有碳化铬或由碳化铬构成。有利地,由此可以延长插入式工具的耐久性。替代地,也可以考虑,涂层具有硬金属,该硬金属包括硬质材料和金属基质。

钻头例如可以构造为凿岩钻头或瓷砖钻头,其设置为用于钻锤。凿具例如可以构造为平凿或尖凿,其设置为用于钻锤和/或冲击锤。插入式工具在其背离工具头的端部处具有插入端,该插入端构造为用于与手持式工具机、例如钻锤耦合。优选地,插入式工具在插入端的区域中这样地构造,使得插入式工具可与手持式工具机的工具接收部耦合。例如,插入式工具可以在插入端的区域中具有构造为特定槽的形状锁合元件,这些形状锁合元件形成SDS-plus接口或SDS-max接口。替代地,例如也可以考虑HEX接口或者将插入端构造为圆柄。为了加工工件,借助钻锤将插入式工具置于旋转和/或线性振荡或冲击的状态中。插入式工具在加工期间沿插入式工具的进给方向侵入到工件中。插入式工具的进给方向与插入式工具的纵轴线同轴地延伸并且从插入端出发朝工具头的方向延伸。插入式工具的纵轴线尤其相应于插入式工具的工作或旋转轴线。在上下文中,工具头尤其应理解为插入式工具的如下区域:该区域构造为用于加工和/或分割工件。工具头优选地具有至少一个切割元件。工具头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切割元件。每个切割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切割棱边或切割尖端。优选地,每个切割元件具有单个切割棱边。替代地,切割元件也可以具有多个切割棱边,这些切割棱边尤其过渡到彼此中。尤其,工具头的区域由至少一个切割元件张开。基体尤其由高速钢或者适合于硬化的钢,例如42CrMo4、46CrB2、41Cr、34CrNiMo16或C45、C50构成。该基体优选具有在48至56HRC(洛氏硬度C)之间的范围内的硬度。

硬质材料尤其由碳化钨构成。碳化钨例如可以构造为由尤其W2C和WC的共晶混合物构成的熔融碳化钨(也作为铸造碳化钨“cast tungsten carbid”-CTC已知)、球形熔融碳化钨(也作为球形铸造碳化钨“spherical cast tungsten carbide”-CTC-s已知)和/或单晶碳化钨(也作为单晶铸造碳化钨“monocrystalline tungsten carbide”-MTC已知)。硬质材料优选具有(根据维氏硬度的硬度测试)在1700至3100HV0.1之间的范围内、优选在2000至2300HV0.1之间的范围内的硬度。硬质材料优选由硬质材料颗粒构成,其具有尤其在50至180μm范围内的平均尺寸。

金属基质可以包括钴合金、钴铬合金或镍合金。替代地,也可以考虑,金属基质基于钴或铁。镍合金优选构造为NiBiSi或NiCrBSi合金。根据硬质材料与金属基质之间的比例,可以考虑硬度为30至65HRC。优选地,硬质材料与金属基质之间的重量比为60%:40%。优选地,硬金属的硬度在50-63HRC之间。

此外提出,涂层布置在工具头上和/或在柄区域中。有利地,由此可以进一步改善插入式工具的耐久性。尤其,插入式工具在工具头的区域中完全被涂层覆盖并且伸入到插入式工具的柄区域中。优选地,基体在柄区域中至少区段地、尤其是完全具有基本上柱形的外周面。

此外提出,涂层具有至少两个涂层元件,所述涂层元件部分地或完全地彼此间隔开地布置。有利地,由此可以实现插入式工具的局部加强。尤其,涂层元件构造为涂覆轨迹。该涂覆轨迹能够连续地或中断地构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50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