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继电器线圈加工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94615.2 | 申请日: | 2021-0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80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 发明(设计)人: | 石松礼;游平;李美霞;余明亮;冯旭强;余胜飞;李国涛;危奎;胡志敏;钟久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旺荣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49/00 | 分类号: | H01H49/00;H01H50/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任志龙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继电器 线圈 加工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继电器线圈加工系统,其包括振动盘、上料装置、绕线装置、焊锡装置、检测装置和导轨,导轨上滑动设置有传输工件,传输工件靠近振动盘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安置槽,传输工件内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多个校正机构、多个到位机构以及多个与多个到位机构一一对应电连接且的控制机构;校正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传输工件上的连杆,连杆靠近安置槽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校正轮,安置槽靠近校正轮的一侧与空腔连通,传输工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校正轮旋转的第二驱动组件,传输工件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校正轮靠近并伸入安置槽内或远离安置槽的摆动组件。本申请具有能通过校正轮对骨架上的引脚进行校正、且校正完成后单个校正轮能停止校正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磁线圈生产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继电器线圈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电磁继电器中的主要部件为线圈,其主要包括骨架、漆包线和引脚,骨架通常由辊轴部和设在其两端的两个限位盘部组成,引脚设置有两个且均位于其中一个限位盘部上。其加工过程一般是先通过振动盘上料,将骨架上的引脚在同一侧的骨架筛选并传送出来,随后通过传送装置传送出来,传输过程中还会涉及到骨架的翻转,以使骨架上引脚朝向后续绕线装置的一侧;随后传输工件承载多个骨架并行进至绕线工位,将多个骨架上料至绕线装置中进行绕线,将漆包线依次绕卷在引脚、骨架、另一个引脚上,绕线完成后的骨架又被传输工件传输至焊锡工位中,焊锡装置对骨架上的两个引脚进行点焊,以使漆包线的首尾两端分别与两个引脚接通;焊锡完成后还需进行检测,以确定线圈的电性能是否符合合格标准。
相关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910391254.3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全自动继电器线圈生产线,包括第一上料装置、第二上料装置、工件转换装置、绕线装置和检测装置,工件转换装置包括条形底座、第一移料组件和第二移料组件,第二上料装置包括上料底座和第二上料组件,第一上料装置包括第一上料组件。
相关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510707288.0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设有清洁工位的继电器端子的上锡主机,也即上文的焊锡装置,其包括旋转盘;旋转盘上设上锡治具,旋转盘的外围设有六个工位,除上料工位外,其他工位上按序设有定位机构、沾助焊剂机构、上锡机构、清洁机构、下料机构;下料机构包括取料机构、翻转机构、平移机构;取料机构从上锡治具上获取继电器,之后,翻转机构翻转180度,上述继电器亦随之翻转180度而被倒置,倒置后的继电器端子朝上;之后,由平移机构移至继电器端子折弯设备或电阻检测设备。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骨架在进入绕线工位和焊锡工位前,均需要传输工件上的所有骨架排列整齐,尤其是骨架上的引脚,需得同处于同一位置,以满足绕卷工序和焊锡工序时的加工质量,而实际骨架在经历振动盘排列以及移位翻转后,多个骨架上的引脚较难保证均位于统一的位置。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多个骨架被翻转后较难保证引脚位置统一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继电器线圈加工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继电器线圈加工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继电器线圈加工系统,包括振动盘、上料装置、绕线装置、焊锡装置和检测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和焊锡装置之间还设置有导轨,所述振动盘、所述上料装置、所述绕线装置、所述焊锡装置和所述检测装置均位于所述导轨同侧,所述绕线装置位于所述上料装置和所述焊锡装置之间,所述导轨上滑动设置有用于传输多个骨架的传输工件,所述导轨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传输工件在所述导轨上做往复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
所述传输工件靠近所述振动盘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安置槽,所述安置槽与骨架的辊轴部和骨架远离引脚的限位盘部嵌合适配,所述传输工件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多个用于对骨架进行翻转的校正机构、多个用于检测骨架引脚的到位机构以及多个与多个所述到位机构一一对应电连接且用于驱使所述校正机构停止驱动所述骨架翻转的控制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旺荣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旺荣电子(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46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