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相沉积石墨烯层生长制备装置及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93070.3 | 申请日: | 2021-0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3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赵兵;付善任;张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岚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3C16/26 | 分类号: | C23C16/26;C23C16/455;C23C16/44;C30B25/14;C30B25/08;C30B25/10;C30B2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王莉 |
| 地址: | 2014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积 石墨 生长 制备 装置 工艺 | ||
1.一种气相沉积石墨烯层生长制备装置,包括密封腔体(18),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腔体(18)的上靠近顶部的位置横向设置有高真空密封插板阀(17),所述密封腔体(1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热场底座(1),所述热场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筒状的石墨硬毡保温层(19),所述石墨硬毡保温层(19)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石墨发热体(3)和第二石墨发热体(5),所述第一石墨发热体(3)和第二石墨发热体(5)为下上设置,所述热场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碳化硅陶瓷进气管(7)的通孔,所述碳化硅陶瓷进气管(7)与热场底座(1)连接部的上部位置的周围设置有炭炭密封环(6),所述碳化硅陶瓷进气管(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工艺气体喷嘴(10),所述工艺气体喷嘴(10)的正上方对应碳原子气相沉积位置(11),所述石墨硬毡保温层(19)外侧靠近底部的位置套设有第一感应线圈(2),所述石墨硬毡保温层(19)靠近顶部的位置套设有第二感应线圈(4),所述第一感应线圈(2)和第二感应线圈(4)均等距离分布在石墨硬毡保温层(19)的外侧,所述石墨硬毡保温层(19)侧壁上嵌设有若干个红外测温装置(9),所述石墨硬毡保温层(19)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石墨硬毡保温层(19)的上方设置有碳化硅陶瓷托盘(13),所述碳化硅陶瓷托盘(13)上沿圆周方向等距离设置有若干个与石墨硬毡保温层(19)顶部相适配的卡槽(14),所述卡槽(14)的中心为碳原子气相沉积位置(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相沉积石墨烯层生长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气体喷嘴(10)的形状为倒喇叭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相沉积石墨烯层生长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原子气相沉积位置(11)位于衬底片(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相沉积石墨烯层生长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4)的内侧设置有通孔(15),所述通孔(15)在碳化硅陶瓷托盘(13)上沿圆周方向开设有若干个,所述通孔(15)内固定安装有石墨吊杆(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相沉积石墨烯层生长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片(12)为碳化硅晶片、石墨晶片或蓝宝石晶片,优选为碳化硅晶片。
6.一种气相沉积石墨烯层生长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碳化硅陶瓷托盘(13)和衬底片(12)按照要求摆放好,封闭密封腔体(18),抽真空,炉腔真空度至7×10-3Pa时,停止抽真空动作,充入氩气保护气至5×104Pa;
S2:启动第一感应线圈(2)和第二感应线圈(4),感应各自所对应的第一石墨发热体(3)和第二石墨发热体(5),第一石墨发热体(3)达到2000-2150℃,第二石墨发热体(5)达到1950-2100摄氏度,升温达到目标温度用时120min—180min;
S3:通过碳化硅陶瓷进气管(7),充入高纯工艺气体,高纯工艺气体比例为甲烷5-10ml/min与氩气40-80/min的混合气,根据需要设定充入时间;
S5:工艺制备过程结束,停止充入工艺气体,将第一石墨发热体(3)和第二石墨发热体(5)的发热体温度降至1500摄氏度;
S6:在降温过程中,利用石墨吊杆(16)将碳化硅陶瓷托盘(13)拉高到高真空密封插板阀(17)上方;
S7:取出镀有涂层的衬底片(12),再摆放好待涂层的衬底片(12),将密封腔体18抽真空至7×10-3Pa,充入氩气保护气至5×104Pa后,打开高真空密封插板阀(17),下降石墨吊杆(16),将碳化硅陶瓷托盘(13)落回原初始工艺位置;
S8:在30min-60min内,将发热体温度提升至工艺温度,重新开始新一轮晶片外延制备过程;
S9:如此往复20-30个周期后,断电,打开密封腔体(18),进行整体清理和校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岚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岚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307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