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曲轴与轴承耦合特性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92808.4 | 申请日: | 2021-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12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赵滨;徐含章;刘志刚;卢熙群;焦博文;陈锐;施佳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30/23;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周新楣 |
地址: | 150000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 曲轴 轴承 耦合 特性 方法 系统 | ||
1.一种计算曲轴与轴承耦合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如下:
根据全局参数得到各档轴承动力学参数和轴段传递矩阵;
根据所述各档轴承动力学参数获取轴承传递矩阵;与所述轴段传递矩阵按顺序连乘得到系统传递矩阵;
将所述系统传递矩阵计算时域响应;根据所述时域响应得到各轴承下一时刻的相对位置;
判断是否完成内燃机工作周期,若尚未计算完毕,将所述各轴承下一时刻的相对位置作为输入参数继续进行计算;
若已完成内燃机工作周期,判断周期内曲轴-轴承系统工作特性是否收敛,若收敛,则保存曲轴-轴承系统在所述周期内的工作特性结果;若未收敛,则更新轴承初始位置重新计算;
还包括轴承润滑性能及动力学参数计算模块,所述轴承润滑性能及动力学参数计算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根据输入的轴承结构参数及初始假设位置,通过油膜厚度方程计算得到各轴承油膜厚度;
采用有限差分法,选取雷诺边界条件,通过所述各轴承油膜厚度对雷诺方程进行求解,得到油膜压力分布;
判断所述油膜压力分布是否收敛,若收敛,则根据所述油膜压力分布积分计算油膜承载力,若不收敛,则初始化轴承压力矩阵,继续求解雷诺方程;
根据所述油膜承载力计算所述各档轴承动力学参数;
所述油膜厚度方程为:
其中,h为油膜厚度,为轴颈中间截面在x方向的偏心距,为轴颈中间截面在y方向的偏心距,z为宽度放行坐标,αx为x方向的倾斜角,αy为y方向的倾斜角,c为半径间隙,计算公式为c=R-r,其中R为轴承的半径,r为轴颈的半径;
所述雷诺方程为:
其中,ρ为润滑介质密度,h为油膜厚度,η为润滑介质粘度,p为所述油膜压力分布,U为轴颈与轴瓦相对转速,x为轴承周向,y为轴承径向,t为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曲轴与轴承耦合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膜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p为所述油膜压力分布,R为轴承半径,Rdθ=dx,θ方向即为x方向,B为轴承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曲轴与轴承耦合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段传递矩阵为:
其中,Tx为直梁单元纵向传递矩阵,Tour为直梁单元扭转传递矩阵,Tx-z为直梁单元在x-z面横向振动传递矩阵,Tx-y为直梁单元在x-y面横向振动传递矩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曲轴与轴承耦合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传递矩阵为:
其中,kx为x方向的弹簧刚度,ky为y方向的弹簧刚度,kz为z方向的弹簧刚度。
5.一种计算曲轴与轴承耦合特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润滑性能及动力学参数计算模块、曲轴纵横扭三维振动计算模块、强迫振动计算模块、轴承相对位置反馈模块;其中,
将全局参数输入到所述轴承润滑性能及动力学参数计算模块中,得到各档轴承动力学参数,将所述全局参数输入到所述曲轴纵横扭三维振动计算模块,得到轴段传递矩阵;
将所述各档轴承动力学参数代入所述曲轴纵横扭三维振动计算模块,获取轴承传递矩阵;与所述轴段传递矩阵按顺序连乘得到系统传递矩阵;
把所述系统传递矩阵输入所述强迫振动计算模块,采用Newmark算法计算时域响应;
所述轴承相对位置反馈模块接收所述时域响应,根据所述时域响应得到各轴承下一时刻的相对位置;
判断是否完成内燃机工作周期,若尚未计算完毕,将所述各轴承下一时刻的相对位置作为输入参数继续进行计算;
若已完成内燃机工作周期,判断周期内曲轴-轴承系统工作特性是否收敛,若收敛,则保存曲轴-轴承系统在所述周期内的工作特性结果;若未收敛,则更新轴承初始位置重新计算;
还包括轴承润滑性能及动力学参数计算模块,所述轴承润滑性能及动力学参数计算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根据输入的轴承结构参数及初始假设位置,通过油膜厚度方程计算得到各轴承油膜厚度;
采用有限差分法,选取雷诺边界条件,通过所述各轴承油膜厚度对雷诺方程进行求解,得到油膜压力分布;
判断所述油膜压力分布是否收敛,若收敛,则根据所述油膜压力分布积分计算油膜承载力,若不收敛,则初始化轴承压力矩阵,继续求解雷诺方程;
根据所述油膜承载力计算所述各档轴承动力学参数;
所述油膜厚度方程为:
其中,h为油膜厚度,为轴颈中间截面在x方向的偏心距,为轴颈中间截面在y方向的偏心距,z为宽度放行坐标,αx为x方向的倾斜角,αy为y方向的倾斜角,c为半径间隙,计算公式为c=R-r,其中R为轴承的半径,r为轴颈的半径;
所述雷诺方程为:
其中,ρ为润滑介质密度,h为油膜厚度,η为润滑介质粘度,p为所述油膜压力分布,U为轴颈与轴瓦相对转速,x为轴承周向,y为轴承径向,t为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280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生多功能旋翼飞行器
- 下一篇:一种生态景观浮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