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共聚聚甲醛合成装置和共聚聚甲醛合成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91849.1 | 申请日: | 2021-0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3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马海波;王启;高勇;任晓东;张亚军;马生成;方锦标;徐辉;赵之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9/20 | 分类号: | B01J19/20;B01J4/00;B01J4/02;C08G2/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吴瑛;李健 |
| 地址: | 750001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聚聚 甲醛 合成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聚甲醛合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共聚聚甲醛合成装置和共聚聚甲醛合成方法,所述共聚聚甲醛合成装置包括反应器和进料管;反应器设置有供能够合成共聚聚甲醛的链反应发生的反应腔室,反应器设置有供反应物料进入反应腔室的进料口以及供合成的共聚聚甲醛排出的排料口;进料管设置于进料口处,进料管设置有供聚合单体进入的第一进口以及供共聚单体和引发剂共同进入的第二进口,第二进口设置于第一进口的沿进料管内的物料流动方向的上游,进料管具有形成于所述第二进口和所述第一进口之间的供所述共聚单体和所述引发剂预混以形成活性中间体的预混管段,这样,通过活性中间体引发链反应,从而有效控制链反应速率以使链反应平稳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甲醛合成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共聚聚甲醛合成装置和共聚聚甲醛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聚甲醛(polyformaldehyde,简称POM),又名缩醛树脂、聚氧化亚甲基,聚缩醛,是热塑性结晶性高分子聚合物。由于聚甲醛具有类似金属的硬度、强度和钢性,在较宽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内都具有很好的自润滑性和良好的耐疲劳性,并富于弹性,此外还具有较好的耐化学品性。因此,聚甲醛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机械、仪表、日用轻工、汽车、建材、农业等领域。
目前,大多采用共聚聚甲醛生产工艺生产聚甲醛,在共聚聚甲醛生产工艺中,将聚合单体、共聚单体和控制聚合分子量的调整剂三种物质混合得到混合物,之后,将引发剂和混合物加入到反应器中,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引发链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共聚聚甲醛合成装置,该共聚聚甲醛合成装置具有供链反应发生的反应器以及设置于反应器的进料管,进料管上设置有供所述共聚单体和所述引发剂预混以形成活性中间体的预混管段,这样,通过活性中间体引发链反应,从而能够有效控制链反应速率,使得链反应平稳进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共聚聚甲醛合成装置,所述共聚聚甲醛合成装置包括:
反应器,所述反应器设置有供能够合成共聚聚甲醛的链反应发生的反应腔室,并且所述反应器设置有供反应物料进入所述反应腔室的进料口以及供合成的共聚聚甲醛排出的排料口;以及
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设置于所述进料口处,所述进料管设置有供聚合单体进入的第一进口以及供共聚单体和引发剂共同进入的第二进口,其中:所述第二进口设置于所述第一进口的沿所述进料管内的物料流动方向的上游,所述进料管具有形成于所述第二进口和所述第一进口之间的供所述共聚单体和所述引发剂预混以形成活性中间体的预混管段。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进料口处设置进料管,在进料管上设置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并使得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之间形成预混管段,从而能够使得由第二进口进入的共聚单体和引发剂在预混管段内接触形成活性中间体,这样,能够引发反应腔室内的聚合单体进行链反应,由于通过由共聚单体和引发剂接触后形成的活性中间体引发链反应,因此能够有效控制链反应速率,使得链反应平稳进行,同时还能够提高反应转化率,例如可使得反应转化率达到90%以上。另外,通过活性中间体引发链反应,能够有效且均匀的触发起始反应,使得最终得到的共聚聚甲醛的分子量分布集中。
优选地,所述进料管包括:
第一管段,所述第一管段设置于所述进料口处,所述第一管段的远离所述进料口的端部形成为第一封闭端,所述第一封闭端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进口设置于所述第一管段;
第二管段,所述第二管段设置于所述第一管段的沿所述进料管内的物料流动方向的上游,所述第二管段的靠近所述第一管段的端部形成为第二封闭端,所述第二封闭端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管段的管径小于所述第一管段的管径,所述第二进口设置于所述第二管段;以及
第三管段,所述第三管段连通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三管段的管径小于所述第二管段的管径。
优选地,所述共聚聚甲醛合成装置包括导料组件,所述导料组件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18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