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拨动式的电热辐射管检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91158.1 | 申请日: | 2021-0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8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超 |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B07C5/02;B07C5/36;B07C5/3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德阳市南***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拨动 电热 辐射 检测 装置 | ||
1.一种拨动式的电热辐射管检测装置,包括有底架(1)和控制屏(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上料单元(2)、检测单元(3)和收集单元(4);底架(1)与上料单元(2)相连接;底架(1)与检测单元(3)相连接;底架(1)与收集单元(4)相连接;底架(1)与控制屏(5)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拨动式的电热辐射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料单元(2)包括有放料板(201)、第一合页(202)、第一斜板(203)、第一连接杆(204)、第一弹簧(205)、第二弹簧(206)、第一滑块(207)、第二滑块(208)、第一滑轨(209)、第二滑轨(2010)和弧形板(2011);放料板(201)与底架(1)相连接;放料板(201)通过第一合页(202)与第一斜板(203)相连接;第一合页(202)与底架(1)相连接;第一斜板(203)与第一弹簧(205)进行固接;第一斜板(203)与弧形板(2011)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斜板(203)与第二弹簧(206)进行固接;第一连接杆(204)通过连接块与第一弹簧(205)进行固接;弧形板(2011)与第一连接杆(204)进行固接;第一连接杆(204)通过连接块与第二弹簧(206)进行固接;第一连接杆(204)通过连杆与第一滑块(207)进行固接;第一连接杆(204)通过连杆与第二滑块(208)进行固接;第一滑块(207)与第一滑轨(209)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轨(209)与底架(1)相连接;第二滑块(208)与第二滑轨(2010)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滑轨(2010)与底架(1)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拨动式的电热辐射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单元(3)包括有第一电动推杆(301)、第二电动推杆(302)、第一连接板(303)、第二连接板(304)、第一转轴(305)、第二转轴(306)、检测器(307)、电机(308)、第一传动杆(309)、第一传动轮(3010)、第二传动轮(3011)、第二传动杆(3012)、第三传动轮(3013)、第一直齿轮(3014)、第二直齿轮(3015)、第三转轴(3016)、第三直齿轮(3017)、第一夹持盘(3018)、第二夹持盘(3019)、第四传动轮(3020)、第三传动杆(3021)、第一套杆(3022)、第一锥齿轮(3023)、第三连接板(3024)、第三电动推杆(3025)、第四电动推杆(3026)、滑动板(3027)、第四转轴(3028)、第二锥齿轮(3029)、第四直齿轮(3030)、第五直齿轮(3031)、第五转轴(3032)、第一齿条(3033)、第六直齿轮(3034)、第六转轴(3035)、第二齿条(3036)和第一支架(3037);第一电动推杆(301)与底架(1)相连接;第一电动推杆(301)与第一连接板(303)进行固接;第一连接板(303)与第一转轴(305)进行转动连接;第二电动推杆(302)与底架(1)相连接;第二电动推杆(302)与第二连接板(304)进行固接;第二连接板(304)与第二转轴(306)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转轴(305)外表面与第二夹持盘(3019)进行固接;第二转轴(306)外表面与第一夹持盘(3018)进行固接;第二转轴(306)外表面与第三直齿轮(3017)进行固接;检测器(307)一侧设置有第一夹持盘(3018);检测器(307)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夹持盘(3019);检测器(307)与第一支架(3037)进行固接;电机(308)与底架(1)相连接;电机(308)输出轴与第一传动杆(309)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309)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一传动杆(309)外表面与第一传动轮(3010)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3010)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3011)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3011)内部轴心与第二传动杆(3012)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3012)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二传动杆(3012)外表面与第三传动轮(3013)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3012)外表面与第一直齿轮(3014)进行固接;第一直齿轮(3014)与第二直齿轮(3015)相啮合;第二直齿轮(3015)内部轴心与第三转轴(3016)进行转动连接;第三转轴(3016)与底架(1)相连接;第二直齿轮(3015)侧边设置有第三直齿轮(3017);第三传动轮(3013)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3020)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3020)内部轴心与第三传动杆(3021)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3021)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三传动杆(3021)外表面与第一套杆(3022)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套杆(3022)外表面与第一锥齿轮(3023)进行固接;第一套杆(3022)外表面与第三连接板(3024)进行转动连接;第三连接板(3024)与第三电动推杆(3025)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推杆(3025)与底架(1)相连接;第一锥齿轮(3023)侧边设置有第二锥齿轮(3029);第四电动推杆(3026)与滑动板(3027)进行固接;滑动板(3027)与第四转轴(3028)进行滑动连接;第四转轴(3028)外表面通过连接块与底架(1)相连接;第四转轴(3028)外表面与第二锥齿轮(3029)进行固接;第四转轴(3028)外表面与第四直齿轮(3030)进行固接;第四直齿轮(3030)一侧设置有第五直齿轮(3031);第四直齿轮(3030)另一侧设置有第六直齿轮(3034);第五直齿轮(3031)内部轴心与第五转轴(3032)进行转动连接;第五转轴(3032)与底架(1)相连接;第五直齿轮(3031)与第一齿条(3033)相啮合;第一齿条(3033)与第一支架(3037)进行固接;第六直齿轮(3034)内部轴心与第六转轴(3035)进行转动连接;第六转轴(3035)与底架(1)相连接;第六直齿轮(3034)与第二齿条(3036)相啮合;第二齿条(3036)与第一支架(3037)进行固接;第一支架(3037)与底架(1)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超,未经王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115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套筒移动式悬浮隧道管节
- 下一篇:基于多传感器的隧道位置定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