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90233.2 | 申请日: | 2021-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5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神田圭辅;伊藤聪;吉满翔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4 | 代理人: | 邹轶鲛;张润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开关损耗的电源装置。在电源装置(1)中,1次绕组(TR1)与软开关控制的对象的FET(Q3,Q4)的漏‑源极端子中的调整该漏‑源极端子的电位的一侧的端子即源极端子(s3)以及漏极端子(d4)连接。控制部(60)在由电流检测部(50)检测出的电流值为预订的基准电流值以下的情况下,使由于平滑电路(40)的线圈(L)和电容(C)的谐振而逆流的电流经由整流电路(30)而流向2次绕组(TR2),利用流过2次绕组(TR2)的电流使电流流向1次绕组(TR1),从而将软开关控制的对象的FET(Q3,Q4)的漏‑源极端子的电位差调整为设定电位差以下,将该开关控制的对象的FET从截止切换为导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电源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对从直流电源供给的电力的电压进行变压而向负载部供给电力的DC/DC转换器。该DC/DC转换器具备:逆变器电路,其被软开关控制,将从直流电源供给的直流电力转换为交流电力;变压器,其对经逆变器电路转换后的交流电力进行变压;整流电路,其将由变压器变压后的交流电力整流为直流电力;平滑电抗器,其使由整流电路整流后的直流电力平滑;以及谐振电抗器,其设置于逆变器电路和变压器之间。DC/DC转换器在软开关中通过蓄积在上述谐振电抗器中的能量来进行零电压开关(ZVS;Zero Voltage Switching)。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350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DC/DC转换器例如在从直流电源向负载部供给的电力较少的情况下,无法在谐振电抗器中蓄积足够的能量,因此无法进行零电压开关,有可能导致开关损耗。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开关损耗的电源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实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电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直流电源,所述直流电源供给直流电力;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具有多个半导体开关元件,所述半导体开关元件将由所述直流电源供给的所述直流电力转换为交流电力;变压器,所述变压器具有对利用所述开关电路转换后的所述交流电力进行变压的1次绕组和2次绕组,所述1次绕组与所述开关电路连接;整流电路,所述整流电路与所述2次绕组连接,将利用所述变压器变压后的交流电力整流成直流电力;平滑电路,所述平滑电路具有使利用所述整流电路整流后的所述直流电力平滑的线圈和电容器;电流检测部,所述电流检测部对利用所述平滑电路平滑后的直流电力的电流进行检测;以及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电流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所述开关电路和所述整流电路并且进行软开关控制,所述软开关控制将所述半导体开关元件的输入输出端子的电位差调整为预定的设定电位差以下,以使该半导体开关元件从截止切换为导通,所述1次绕组与所述软开关控制的对象的所述半导体开关元件的所述输入输出端子中的、该输入输出端子的电位被调整的一侧的端子连接,在由所述电流检测部检测到的电流值为预定的基准电流值以下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使由于所述线圈和所述电容器的谐振而逆流的电流经由所述整流电路而流向所述2次绕组,利用流过所述2次绕组的电流使电流流向所述1次绕组,从而将所述软开关控制的对象的所述半导体开关元件中的输入输出端子的电位差成为所述设定电位差以下,以使该软开关控制的对象的所述半导体开关元件从截止切换为导通。
在上述电源装置中,优选为,所述电源装置还具备与所述1次绕组连接的电感器,在利用所述电流检测部检测出的电流值超过所述基准电流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利用所述电感器的作用而将所述软开关控制的对象的所述半导体开关元件中的输入输出端子的电位差调整为所述设定电位差以下,以使该软开关控制的对象的所述半导体开关元件从截止切换为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02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机膜形成用材料、图案形成方法、以及聚合物
- 下一篇: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