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水稻中砷镉的叶面阻控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89860.4 | 申请日: | 2021-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9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乃明;卢维宏;张靖宇;于泓;李嘉琦;李芳艳;包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达恒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99 | 代理人: | 杨青 |
地址: | 650201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水稻 中砷镉 叶面 阻控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水稻中砷镉的叶面阻控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叶面阻控剂,按重量份计,包括黄腐酸钾15~30份、七水硫酸锌10~30份、硼酸15~70份、硝酸钙75~300份、复合氨基酸10~30份、纳米二氧化硅1~10份、柠檬酸1~3份、羧甲基纤维素10~30份、复合木质素发酵液1000~2000份。该叶面阻控剂配制合理,各组分间协同作用,可有效延长了液滴干燥时间,提高液滴在水稻叶面的留存率,通过硅、锌等营养调控来达到阻隔水稻籽粒中重金属砷As、镉Cd的积累,实现了降低水稻中As、Cd含量的目的,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降低水稻中砷镉的叶面阻控剂及其制备方法,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在农田重金属砷(As)、镉(Cd)复合污染下,一种协同阻隔水稻籽粒重 金属砷As、镉Cd积累的叶面阻控剂及其制备和施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田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由于采 矿、冶炼、电镀等工业“三废”的排放以及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导致农田土壤重 金属污染日趋严重。统计显示,我国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点位超标率高达19.4%,污染耕 地总面积达到2.3×107hm2,且大多属于伴生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的复合污染,As、Cd是土 壤中共存的I类致癌物,点位超标率分别达到了7.0%、2.7%。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 产最高的粮食作物,同时也是对砷、镉等元素吸收富集能力比较强的大宗谷物类作物。镉大 米砷大米的问题事关百姓健康,因此如何有效降低中轻度污染稻田稻米中的镉砷含量、保障 食品安全迫在眉睫。
目前关于As、Cd叶面阻控剂的研究均为单个重金属元素的阻控效应,且重金属阻控多 为施用土壤钝化剂(如石灰、生物炭、海泡石、膨润土、碳酸钙、羟基磷矿粉),主要是以提高土壤pH值为切入点,这也造成As活化等次生环境问题。市面上多为水稻Cd叶面阻控剂,叶面阻控要同时具备阻隔砷、镉累积功能的技术难度在于一方面不能沿用传统提高pH来降低土壤重金属活性的技术路线,另一方面需要结合水稻生理特性,通过作物吸收营养元 素的过程来达到重金属的生理阻隔效应。稻田用叶面阻控剂要达到协同阻控As、Cd累积存 在技术难度,故现有阻控剂也多为单个重金属元素阻控效应,尚没有同时具备阻隔多个金属 元素的修复技术。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原因,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受污染水稻土安全利用,且能够明显阻隔重金 属As、Cd在水稻籽粒中累积的叶面阻控剂,同时提供了该叶面阻控剂的制备和施用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降低水稻中砷镉的叶面阻控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黄腐酸钾15~30份、 七水硫酸锌10~30份、硼酸15~70份、硝酸钙75~300份、复合氨基酸10~30份、纳米二氧化硅1~10份、柠檬酸1~3份、羧甲基纤维素10~30份、复合木质素发酵液1000~2000份。
进一步优选,复合木质素发酵液由食用菌栽培产生的废弃菇渣为主经过生物发酵的方式 获得。
复合木质素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份计,菇渣55~65份、尿素0.5~1.0份、锯末30~40份、EM发酵菌剂(有益菌含量≥100亿/g)0.1~0.2份,各材料混合均匀,加清水至混合材料含水率50~70%,有氧发酵10~15天,得到复合木质素发酵营养基质;
(2)将(1)中得到的复合木质素发酵营养基质按照1份基质:100份清水混合均匀后采 用超声浸提60min,浸提温度为40~50℃,超声功率为3000~4000W,浸提后用200目滤网过滤,去渣,得到复合木质素发酵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98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