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井装置及其组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89735.3 | 申请日: | 2021-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4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钟武;薛旭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瑞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264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井 装置 及其 组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井装置及其组装方法,涉及测井技术领域。该测井装置包括:连续油管;至少两组测井组件,安装于连续油管的外壁上;至少两组测井组件沿连续油管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每组测井组件包括沿长度方向排列的数据储存器、扶正器和至少一种测量仪器;在每组测井组件中,所有测量仪器均与数据储存器通信连接,以使各个测量仪器检测到的数据参数能够传输并存储至数据储存器中。本发明提供的测井装置,无需移动连续油管,即可直接测取每段产层的相关参数,适用范围更广,且操作简单,测量准确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井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动态监测测井是在油田开发时期油藏动用情况的主要监测手段,会贯彻油田开发的始终,是生产测井的核心部分。生产测井可以在油田开发的全过程中,适时地进行动态监测,可以不断认识油气层、了解注入或产出剖面,为油层改造提供有关资料,并有助于评价改造效果;也可以监测井身的技术状况,为油井大修提供依据,以保证油水井的正常生产。特别是非均质多油层的油田,渗透率在纵向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生产动态测井所提供的资料能为确定油层渗透率在纵向上的分布特征,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综合调整措施,确定油田开发部署以及制定二次、三次采油方案和配产、配注方案等提供重要依据。
目前,油水井动态监测应用的手段主要有常规生产测井仪器(PLT)测井、量子示踪剂测井两种。常规PLT测井主要利用电缆或者连续油管顶端携带一组测井工具下井,测取井下的相关参数;该方法要求以不同的四种测井速度,上提下放各一次,共测取八次连续相关参数测井曲线。在校深后,利用相关参数测井曲线结合测井速度曲线做出最终的产出剖面测井成果图。此种方法需要在多种测速条件下获得4组上测数据加4组下测数据,而且必须满足测速曲线平稳,流量曲线抖动误差小,全井无归零现象;同时测量速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如根据具体产液情况等进行调整。此外,测井过程中测速必须保持稳定,而且需要对总流量点、相应射孔层夹层、零流量点进行定点测量,每个测量点都要进行重复多次测量,以减少层段流量解释传递误差;且流体黏度的变化可能会导致错误地解释流体流动方向,而黏度变化的抵消作用也会使视速度的真正变化失真。因此,PLT测井不仅过程繁琐,而且准确度低。
量子示踪剂测井是首先将量子示踪剂标记于压裂支撑剂或完井工具上,随支撑剂或完井工具入井;在生产过程中,标记示踪剂与储层流体(油、水、气)接触后,被流体对应相捕获,并随流体移动到地面,在井口采集流体样品进行分析,换算为每段产层流入的百分比表达。此种方法只适用于新压裂或新完井的井,应用范围有限,且压裂完成后,带标记的支撑剂或压裂砂会随着测试返吐进入井筒,这样其它层位的产液流经井筒也会被标记,给测量结果带来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井装置及其组装方法,能够实现连续油管携带多个测井组件入井,无需移动连续油管,即可直接测取每段产层的相关参数,适用范围更广,操作简单,测量准确度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井装置,包括:连续油管;至少两组测井组件,安装于所述连续油管的外壁上;所述至少两组测井组件沿所述连续油管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每组所述测井组件包括沿所述长度方向排列的数据储存器、扶正器和至少一种测量仪器;在每组所述测井组件中,所有所述测量仪器均与所述数据储存器通信连接,以使各个所述测量仪器检测到的数据参数能够传输并存储至所述数据储存器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续油管的两端分别为操控端和下井端;所述测井装置还包括:套管接箍定位器,安装于所述连续油管的外壁上,且位于所有所述测井组件整体靠近所述操控端的一侧;和/或,至少两个拆装定位器,与所述至少两组测井组件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拆装定位器位于与其对应的一组测井组件沿所述长度方向靠近所述下井端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量仪器包括:连接组件;和,至少一个测量元件,所述至少一个测量元件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连续油管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瑞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杰瑞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97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