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泵送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88958.8 | 申请日: | 2021-0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12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任成成;郑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圣丰智能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20/12;C04B14/48;C04B14/3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5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泵送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泵送混凝土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水泥、粉煤灰、矿粉、河砂、碎石、水、减水剂、载料复合纤维;载料复合纤维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预处理碳纤维、钢纤维混合搅拌后制得复合纤维;环氧树脂喷涂到复合纤维表面,然后称取载料膨胀珍珠岩喷涂到复合纤维表面,经干燥后制得载料复合纤维;其制备方法为:称取水泥、粉煤灰、矿粉、河砂、碎石、水混合搅拌后制得混合料;称取减水剂、载料复合纤维添加到S1制得的混合料中,经搅拌混合后制得混凝土拌合料,泵送至模具,经养护后制得泵送混凝土;具有避免新拌混凝土出现塌落度损失快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泵送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泵送混凝土是用混凝土泵或泵车沿输送管运输和浇筑混凝土拌合料,泵送混凝土具有质量好、功效高、速度快的优点,并且能实现长距离输送;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物、超高层建筑物的施工中。
当采用泵送混凝土输送混凝土拌合料修筑高层建筑物时,需要混凝土泵车组装超长距离输送的输送管,在南方夏季温度较高的环境中施工时,由于外界环境温度较高,输送管一般为钢管具有良好的导热效果,则在混凝土拌合料输送过程中,与输送管壁接触的混凝土拌合料在输送过程中与输送管管壁相接触,在输送管的导热作用下,容易使得混凝土拌合料与管壁接触位置处的水分蒸发,生成水蒸气气泡,导致该位置处的混凝土拌合料变得干燥,和易性变低,最终导致新拌混凝土塌落度损失快。
发明内容
为了避免在输送管的导热作用下,使得混凝土拌合料与管壁接触位置处的水分蒸发,生成水蒸气气泡,导致该位置处的混凝土拌合料变得干燥,和易性变低,最终导致新拌混凝土出现塌落度损失快的现象,本申请提供一种泵送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泵送混凝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泵送混凝土,所述泵送混凝土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水泥205-250份、粉煤灰70-90份、矿粉60-80份、河砂710-760份、碎石1060-1080份、水158-165份、减水剂7.1-9.1份、载料复合纤维10-15份;
载料复合纤维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Ⅰ称取25-35份预处理碳纤维、20-28份钢纤维混合搅拌后制得复合纤维;
Ⅱ称取4-5份环氧树脂喷涂到复合纤维表面,然后称取15-22份载料膨胀珍珠岩喷涂到复合纤维表面,经干燥后制得载料复合纤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复合纤维、环氧树脂、载料膨胀珍珠岩相配合,复合纤维较好的导热效果能够将混凝土拌合料靠近输送管管壁的热量转移至其他位置,配合载料膨胀珍珠岩对热量和水蒸气的吸收,使得泵送混凝土拌合料即使在高温下施工,输送较长距离,仍然能够避免直接与输送管管壁相接触的混凝土拌合料由于温度升高,使水分蒸发生成水蒸气气泡,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从而避免新拌混凝土出现塌落度损失快的现象。
碳纤维与钢纤维缠绕折叠形成网络支架结构,以钢纤维为主链,碳纤维为支链缠绕在钢纤维表面,利用碳纤维和钢纤维的导热效果,当输送管的热量与混凝土拌合料相接触时,热量在钢纤维主链进行传导,在碳纤维支链的配合下,热量逐渐进入多支链的碳纤维表面,从而使得热量朝向输送管内部混凝土拌和料中心位置处移动,避免热量集中在混凝土拌合料与输送管管壁接触的一部分混凝土拌合料中,导致该位置处的混凝土拌合料水分流失,使得拌合料变得干燥影响混凝土和易性,导致新拌混凝土出现塌落度损失快的现象。
将环氧树脂喷涂到复合纤维表面,然后再喷涂载料膨胀珍珠岩,利用环氧树脂的粘结性能使得载料膨胀珍珠岩附着在复合纤维表面,随着复合纤维热量的传导,载料膨胀珍珠岩的多孔结构能够对多余的热量进行吸收,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热量在迁移过程中会蒸发部分水分,水分产生水蒸气气泡,通过载料膨胀膨胀珍珠岩能够吸收蒸发产生的水蒸气;通过对水蒸气气泡的收集处理,避免新拌混凝土出现坍落度损失快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圣丰智能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圣丰智能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89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