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线性度TRIAC调光兼容LED驱动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88945.0 | 申请日: | 2021-0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72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 发明(设计)人: | 雷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5B45/375 | 分类号: | H05B45/375;H05B45/38;H05B45/395;H05B45/40;H05B45/325 |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项磊 |
| 地址: | 2100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性 triac 调光 兼容 led 驱动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线性度TRIAC调光兼容LED驱动电路,采用氮化镓基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GaN HEMT)及其驱动电路替代传统硅基MOSFET,实现MHz高频工作环境。频率的大幅度提高能够减小滤波电容、电感的值,可大幅减小线路中的冲击电流和电流振荡,提升TRIAC调光兼容性。采用芯片FB管脚电压线性调节技术和电压补偿技术,实现了LED调光过程中的高线性度。另外,MCU智能控制模块被用来检测导通角,为芯片FB管脚提供补偿信号,同时控制假负载的断开,在保证导通电流大于TRIAC启动点火电流的条件下,有效降低假负载接入带来的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驱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线性度TRIAC调光兼容LED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TRIAC可控硅调光器,可以调节输入交流电压的有效值进而调节LED输出的亮度,最初应用于白炽灯调光。白炽灯呈现的是纯阻性特征,可以适用于TRIAC可控硅调光。新一代固态LED照明因其实际为低电压二极管,为了得到高的驱动效率,通常需要采用非线性的高频恒流开关电源来供电。然而高频恒流开关电源的非线性使得其难以与TRIAC可控硅调光器兼容。
由于市场使用的惯性,TRIAC可控硅调光的方式仍大量存在,因此,设计调光驱动电路,使得LED灯具与TRIAC调光器兼容就变得非常有意义。为了使人得到好的操控感,我们通常对调光时的线性度有较高的要求,即通过LED负载的电流与可控硅切相后的电压有效值一对一的线性度。然而,对LED等来说,在动态的调光过程中,其非线性特征不易得到良好的线性度,不仅如此,还会出现非单调功率变化和调光延迟,从而会出现LED的闪烁、跳跃和晃动等不连续的光感变化。这是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目前所有的TRIAC调光方案均只监测相角,并不监测输出电流,在TRIAC调光器和LED兼容不理想的情况下,无法保证通过LED负载的电流与可控硅切相后的电压有效值一对一的线性度,会出现非单调功率变化和调光延迟,甚至会出现LED的闪烁、跳跃和晃动的现象。
目前TRIAC调光方案中PWM方式中的开关信号频率一般在100 kHz左右,是因为硅基MOSFET器件大的寄生电容导致的频率限制。驱动频率的低下,导致驱变换器输入电流的非线性问题更加突出,从而影响TRIAC调光器的工作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线性度TRIAC调光兼容LED驱动电路,将GaN HEMT器件作为功率开关管应用到LED驱动电路中,配以相应的高速电压模式脉冲宽度调制器和驱动芯片,将驱动频率提升到数MHz;同时采用芯片FB管脚电压线性调节和FB管脚电压补偿,使得LED驱动控制芯片不需要特殊的调光兼容控制芯片,并实现了LED调光过程中的高线性度,确保通过LED负载的电流与输入电压有效值实时对应。
一种高线性度TRIAC调光兼容LED驱动电路,包括相互耦合的调光输入模块 、点火模块 、桥堆和滤波模块 、DC/DC变换器 、假负载模块 、PWM控制模块 、开关管驱动模块 、MCU智能控制模块 、FB管脚电压线性调节模块 和FB管脚补偿模块 ,所述DC/DC变换器 与关管驱动模块 之间还连接有高频开关器件Q3。
优选的,所述调光输入模块 包括TRIAC调光器以及交流输入L线上串联在TRIAC调光器之前的保险电阻RF1。
优选的,所述点火模块 包括电容C1以及与电容C1串联的电阻R1。
优选的,所述桥堆和滤波模块 包括串联的整流桥BR1和由电感L1、 感L2、电容C2、电容C3组成的π滤波电路。
优选的,所述DC/DC变换器 由电感L3,电解电容C4,二极管D4和LED负载组成,功率拓扑采用的是单级非隔离式的悬浮式升降压电路。
优选的,所述假负载模块 包括GaN耗尽型NMOS管Q2,NMOS管Q2处于常开状态,NMOS管Q2上串接电阻R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未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89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大数据挖掘的系统调度优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泵送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