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元共聚单离子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88835.4 | 申请日: | 2021-0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98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 发明(设计)人: | 尚旭;石兴菊;李艳红;熊伟强;谢普;梁世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F220/60 | 分类号: | C08F220/60;C08F220/28;C08F224/00;H01M10/0565;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3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元 共聚 离子 聚合物 电解质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多元共聚单离子聚合物电解质,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如式I所示结构:
其中,m为20~200的整数,n为20~500的整数,k为10~100的整数,i为8或9。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锂盐单体、碳酸乙烯亚乙酯、聚氧乙烯醚单体进行共聚,得到所述电解质;其中,所述锂盐单体具有式1-1所示结构,所述聚氧乙烯醚单体具有式1-3所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过程包括: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将含有锂盐单体、碳酸乙烯亚乙酯、聚氧乙烯醚单体的混合溶液升温至50~70℃,得到预聚单体溶液;向预聚单体溶液中加入引发剂,维持上述温度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合产物混合液;对聚合产物混合液依次进行沉淀、固液分离,再将得到的固体产物依次进行洗涤、干燥后,得到电解质;其中,锂盐单体、碳酸乙烯亚乙酯、聚氧乙烯醚单体的摩尔比为20~200:20~500:10~100,聚合反应时间为12~72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预聚单体溶液中加入引发剂的过程包括:将引发剂溶解于溶剂中,得到引发剂溶液,然后采用恒压滴液漏斗将所述引发剂溶液滴加至所述预聚单体溶液中;其中,所述引发剂溶液滴加时间为0.5~10h,所述引发剂的加入量控制为:所述引发剂的质量为所述锂盐单体、碳酸乙烯亚乙酯、聚氧乙烯醚单体的质量之和的0.2~5%。
5.一种电解质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锂盐和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元共聚单离子聚合物电解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解质膜,其特征在于,多元共聚单离子聚合物电解质和所述锂盐的比例关系满足:所述多元共聚单离子聚合物电解质中的乙氧基与所述锂盐中的锂元素的摩尔比为3:1~50:1。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解质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盐包括高氯酸锂、六氟磷酸锂、双(氟磺酰)亚胺锂、双(三氟甲基磺酸)亚胺锂、三(三氟甲基磺酸)甲基锂、双草酸硼酸锂、六氟砷酸锂、四氟硼酸锂、三氟甲基磺酸锂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解质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膜的厚度为10~150μm。
9.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电解质膜。
10.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883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