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滇黄精栽培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88782.6 | 申请日: | 2021-0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1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 发明(设计)人: | 肖良俊;宁德鲁;吴涛;耿树香;马婷;缪福俊;陈海云;王高升;徐田;王洋;李勇杰;张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G22/40;A01G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融智邦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85 | 代理人: | 吴强 |
| 地址: | 65020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精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滇黄精栽培方法,其具体包括步骤:S10在第一年,在适应滇黄精生长的林地上间隔设置高埂,在高埂两侧土壤上栽种滇黄精良种壮苗;S20在高埂上种植紫花苕子;紫花苕子出苗成长后逐渐爬满、覆盖住整个林地;S30在第二年春季,拔除紫花苕子。本发明作业简单,利用紫花苕子出苗快生长迅速,将其种植在高埂上有利于其向两边生长;滇黄精倒苗后紫花苕子爬满整个林地,杂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且被紫花苕子厚厚压着进而死亡且冬草无法形成;冬季滇黄精在紫花苕子的覆盖下不易受到霜冻和干旱危害,土壤温度能够提升1‑2℃,土壤含水率提高8‑10%,起到防冻保湿作用,达到降低杂草生长,且能够减少用工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滇黄精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滇黄精(Polygonatumkingianum)系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茎入药或食用。滇黄精是我国药典规定作为黄精使用的三种原生药(滇黄精、黄精和多花黄精)之一,为地道药材品种,主产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区也有分布,云南滇西地区产量较大,野生资源十分丰富。滇黄精喜温暖湿润气候,野外多生于海拔700~3600m的常绿阔叶林、竹林、林缘、山坡阴湿处、水沟边,有时生岩石上,其适应性强,耐阴、耐寒,幼苗能露地越冬,喜阴湿润环境。滇黄精主要成分为黄精粗多糖、低聚糖、黄精皂甙、氨基酸、黄酮、蒽醌等活性成分,其中黄精多糖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血糖、降血脂、延缓衰老等多种药理作用。
目前,我国正大力发展滇黄精的人工栽培,其在栽培过程中对管护要求比较严格和精细,管护中主要为人工除草、施肥工作,随着近年劳动成本的升高滇黄精栽培管护成本越来越高,高成本严重影响了人工栽培滇黄精的积极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滇黄精栽培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滇黄精栽培方法,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在第一年,在适应滇黄精生长的林地上间隔设置高埂,在高埂两侧土壤上栽种滇黄精良种壮苗;
S20.在高埂上种植紫花苕子;紫花苕子出苗成长后逐渐爬满、覆盖住整个林地;
S30.在第二年春季,拔除紫花苕子。
本发明作业简单,利用紫花苕子出苗快生长迅速,将其种植在高埂上有利于其向两边生长;滇黄精倒苗后紫花苕子爬满整个林地,杂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且被紫花苕子厚厚压着进而死亡且冬草无法形成;冬季滇黄精在紫花苕子的覆盖下不易受到霜冻和干旱危害,土壤温度能够提升1-2℃,土壤含水率提高8-10%,起到防冻保湿作用,达到降低杂草生长,且能够减少用工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步骤S10中,在适应滇黄精生长的林地上起“凸”字型垄,所述垄包括:中央设置的所述高埂,以及高埂两侧的垄面;相邻两个垄之间设置有垄沟;滇黄精种植在垄面土壤上。
进一步地,步骤S10中还包括:
步骤S11.在栽植滇黄精前60天,结合整地施农家肥2000kg/亩、复合肥150kg/亩、微肥4kg/亩,同时起垄;
进一步地,所述垄的高度为10-30cm,垄的宽度为2-3m;
所述高埂相对垄面的高度为2-10cm,宽度为8-30cm。
进一步地,所述垄沟的宽度为15-50cm。
更为优选地,所述垄的高度为15cm,垄的宽度为2.5m;所述高埂相对垄面的高度为3cm,宽度为10cm;所述垄沟的宽度为20cm。
进一步地,步骤S20中,紫花苕子的播种密度为40-100粒/m2。优选地,紫花苕子的播种密度为60粒/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未经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87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